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docx
上传者:文档百货
2022-06-11 03:44:37上传
DOCX文件
17 KB
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
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3、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用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危险的实践。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完整过程
——***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借助于感观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
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3、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用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危险的实践。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完整过程
——***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借助于感观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
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