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不同产区穿心莲药材的质量评价.doc

上传者:可卿 2022-07-01 11:17:43上传 DOC文件 15 KB
不同产区穿心莲药材的质量评价
韦坤华等 摘要:采用HPLC法测定了广西12个产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的穿心莲药材的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内酯含量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表明,新产区药材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总量普遍高于旧产区,新产区穿心莲药材质量优于旧产区。遮阴不利于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积累,大棚内套种和林下套种的穿心莲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低。
关键词: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产区;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717-03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草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1],临床上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热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2]。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指标成分[3]。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病毒、保肝利胆等作用[4]。脱水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解热的作用。
穿心莲产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长时间干旱会导致穿心莲生长缓慢,叶片狭小,过早开花,产量下降[5]。广西高温多雨的气候非常适宜穿心莲的生长,是穿心莲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使用量的增加,广西穿心莲产区也在不断地扩大,除了贵港市、兴业县等老产区外,横县、马山县、隆安县等地也相继发展了穿心莲的产业化种植。本研究通过测定新产区穿心莲药材的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并与老产区药材进行比较,以确定新产区种植的穿心莲药材的质量,为穿心莲药材的种植、加工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采自旧产区兴业县高峰乡(玉米地套种)、兴业县沙塘镇(玉米地套种)、贵港市湛江镇(玉米地套种);新产区贵港市新塘乡(玉米地套种)、横县云表镇(玉米地套种)、横县云表镇(桉树林下套种)、横县横州镇(玉米地套种)、隆安县城厢镇(大棚内套种)、隆安县那桐镇(玉米地套种)、隆安县丁当镇(香蕉林下套种)、马山县白山镇(裸地种植)、马山县乔利乡(裸地种植)。所有材料于开花前采收,晒干或烘干。
1.2 方法
水分含量测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水分测定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穿心莲内酯的HPLC检测波长为225 nm,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洗脱,标准品及样品检测得到的色谱图见图1-3。
不同产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穿心莲药材水分及其内酯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含量较高的产地为新产区的马山县乔利乡(裸地种植)、马山县白山镇(裸地种植)和横县云表镇(玉米地套种),其含量均在2%以上;含量较低的产地为新产区的隆安县丁当镇(香蕉林下套种)、隆安县城厢镇(大棚内套种)和横县云表镇(桉树林下套种),均在0.8%以下。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较高的产地为新产区的隆安县那桐镇(玉米地套种),达到

不同产区穿心莲药材的质量评价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22080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