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悬湖”.doc
上传者:惜春文档
2022-07-21 17:34:09上传
DOC文件
16 KB
再融资“悬湖”
邓 妍
如果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又是一轮有意无意的抢钱合谋,聪明的投资者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继续用脚投票。
在证监会、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合力推动下,一场总额至少2000亿元的再融资浪潮席卷A股。大潮不仅淹没了无数感觉不够灵敏、行动不够迅速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更让整个市场对监管层维稳政策的诚意再次失去信心。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已经高达1810多亿元,而且这一数字仅包括已经公布实施和股东大会通过拟实施的公司。京东方A以120.00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圈钱”榜首,万科A以112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其次。
8月14日,招商银行率先传出拟配股不少于150亿元的消息,此后,再融资计划就像军备竞赛般热闹纷呈。当月25日,浦发银行150亿元的再融资申请获有条件通过;27日,武钢股份120亿元配股及万科112亿元增发又同时登台。
6月20日至8月27日,短短两个月,有106家上市公司拟通过增发或配股方式再融资,共计2778亿元。几乎与此同时,A股市场快速下跌,使得本不矛盾的股市融资和股市发展问题瞬时变得对立起来。
我们并不反对再融资,但再融资过快,对谁都无裨益。股市再融资需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掌握好节奏,而不能泛滥。如果股市生存都存在困难,融资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又是一轮有意无意的抢钱合谋,聪明投资者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继续用脚投票。
2000亿再融资竞赛
其实,投资者并不陌生当前这种鳞次栉比的再融资盛况。
去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再融资规模近1600亿元的消息见诸报端,当天,中国平安跌停,大盘飞流直下,10天内从5200点跌至4195点。为保持市场稳定,今年2月1日,证监会批准两只创新型封基发行,A股重上4600点。
但2月20日传出的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消息,再次引发恐慌性抛盘;22日,监管层再批两只股基和两只债基,却被当天大秦铁路将再融资500亿元的传闻化解;23日,中国联通再融资600亿元至700亿元的传闻起到“落井下石”的功效,股市继续快速下跌,市场人气空前悲观。
而近日的市场表现,与当时何其相像。
自8月4日股指创下年内新高后,A股市场一个月跌去22%。暴跌的背后,我们既看到上市公司紧锣密鼓的再融资计划,也看到证监会明显加大新基金的发行力度,试图通过新增资金的入场,对冲再融资压力。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此番“挽救”举措,并未缓解各方对重蹈覆辙可能性的担忧。
为什么再融资这只“猛虎”会一次次到A股市场?
其一,与目前再融资普遍选择的股权融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密切相关。相对于债券融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愿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
其二,企业债市场尚不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尚处于襁褓之中。
其三,尽管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层的决策依然很难代表小股东的权益,而再融资溢价发行,可使老股东的权益快速增长,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
其四,政策导向。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因此,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也出现再融资额屡屡高得惊人的现象。
邓 妍
如果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又是一轮有意无意的抢钱合谋,聪明的投资者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继续用脚投票。
在证监会、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合力推动下,一场总额至少2000亿元的再融资浪潮席卷A股。大潮不仅淹没了无数感觉不够灵敏、行动不够迅速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更让整个市场对监管层维稳政策的诚意再次失去信心。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已经高达1810多亿元,而且这一数字仅包括已经公布实施和股东大会通过拟实施的公司。京东方A以120.00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圈钱”榜首,万科A以112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其次。
8月14日,招商银行率先传出拟配股不少于150亿元的消息,此后,再融资计划就像军备竞赛般热闹纷呈。当月25日,浦发银行150亿元的再融资申请获有条件通过;27日,武钢股份120亿元配股及万科112亿元增发又同时登台。
6月20日至8月27日,短短两个月,有106家上市公司拟通过增发或配股方式再融资,共计2778亿元。几乎与此同时,A股市场快速下跌,使得本不矛盾的股市融资和股市发展问题瞬时变得对立起来。
我们并不反对再融资,但再融资过快,对谁都无裨益。股市再融资需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掌握好节奏,而不能泛滥。如果股市生存都存在困难,融资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又是一轮有意无意的抢钱合谋,聪明投资者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继续用脚投票。
2000亿再融资竞赛
其实,投资者并不陌生当前这种鳞次栉比的再融资盛况。
去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再融资规模近1600亿元的消息见诸报端,当天,中国平安跌停,大盘飞流直下,10天内从5200点跌至4195点。为保持市场稳定,今年2月1日,证监会批准两只创新型封基发行,A股重上4600点。
但2月20日传出的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消息,再次引发恐慌性抛盘;22日,监管层再批两只股基和两只债基,却被当天大秦铁路将再融资500亿元的传闻化解;23日,中国联通再融资600亿元至700亿元的传闻起到“落井下石”的功效,股市继续快速下跌,市场人气空前悲观。
而近日的市场表现,与当时何其相像。
自8月4日股指创下年内新高后,A股市场一个月跌去22%。暴跌的背后,我们既看到上市公司紧锣密鼓的再融资计划,也看到证监会明显加大新基金的发行力度,试图通过新增资金的入场,对冲再融资压力。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此番“挽救”举措,并未缓解各方对重蹈覆辙可能性的担忧。
为什么再融资这只“猛虎”会一次次到A股市场?
其一,与目前再融资普遍选择的股权融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密切相关。相对于债券融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愿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
其二,企业债市场尚不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尚处于襁褓之中。
其三,尽管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层的决策依然很难代表小股东的权益,而再融资溢价发行,可使老股东的权益快速增长,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
其四,政策导向。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因此,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也出现再融资额屡屡高得惊人的现象。
再融资“悬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