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老山界》教学设计[855].docx

上传者:xreqing 2022-06-26 12:07:48上传 DOCX文件 12 KB
《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本文,让学生体会领悟红军不怕困难、艰辛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反复阅读,弄清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体会本文运用顺叙方法和插叙方法的好处。
3。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本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内容。
2。通过研讨,掌握本文主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在非常艰辛、恶劣的环境中,描写优美景物的心境和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师首先朗读诗歌《七律·长征》引入
  ***同志这首描写红军长征的著名诗歌中,写到: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可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这是何等的气势!这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其中的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看看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第一座难走的山的。
二、阅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阅读课文,检查学生预****情况,重点是落实课后“积累”一题中所列的字词读音和意义.然后研讨问题。老师提出问题或者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同桌讨论、分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方式,解决下面问题.
1.红军为什么要进展万里长征?长征有什么意义?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词语可以说明这些顺序?
3.按照这样的顺序,文章的构造层次可以怎样分析?
明确:构造层次
第一部分:(1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2-—33段)记述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段)翻山前在山脚下访瑶民。

《老山界》教学设计[855]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60202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