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观察及护理干预.docx

上传者:科技星球 2022-06-24 15:05:43上传 DOCX文件 31 KB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R735.7A1550-1868(2015)1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针对48例原发性肝癌,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采取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并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防治。[结果]48例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过程顺利,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热以及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均及时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一种侵袭性小且安全有效的方法。护理重点为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一般护理,并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护理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东南沿海较常见,就死亡率而言位于前3位,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我市属于世界高发区之一,肝癌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方法。目前认为射频消融术是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1]。它是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具有创伤较小,疗效较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对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2-69岁,中位年龄53岁。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1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35例。肝脏单个病灶患者34例,多个病灶患者14例,病灶直径1.5-8.5cm,其中病灶≤3cm的28,>3cm的20个。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9例,B级9例。
1.2方法用彩超探查肝脏肿瘤的大小、部位,选择合适的皮肤穿刺点及进针方向,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在彩超探头引导下进针穿刺,证实针尖位于靶点部位,释放伞状细电极,连接射频系统,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灶大小等情况调节射频消融系统。一般3cm以下的病灶进行单点消融,3-5cm者进行2-3点消融,>5cm者行4-6点消融,每点消融时间一般为5-10分钟。B超动态监测治疗情况。射频消融结束,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加压包扎。再次行彩超检查,证实治疗效果及有无肝包膜下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常有情绪抑郁,对于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因此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热情和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超声引导肿瘤射频消融的原理、安全性、优越性、基本方法及步骤,同时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加以说明,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有思想准备[2]。本组患者经积极术前心理护理,均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1.2术前准备做好手术房间的消毒工作,检查射频仪功能状态,备好手术用物,抢救物品及药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指导患者呼气后屏气训练,术前禁食4小时,以免术中和术后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6308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