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解析版).docx

上传者:baibai 2022-06-06 20:00:48上传 DOCX文件 17 KB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解析版)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考点解读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
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考点解读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
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解析版)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49154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