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doc
上传者:琪官
2022-06-21 14:50:48上传
DOC文件
18 KB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
摘 要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的内部审计问题被摆上台面。强化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内部审计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强化成本控制、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下,由于起步较晚、不够重视、缺乏外部环境支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各种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现状 问题 对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审计部门是国有企业重要的职能部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内部审计还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加强、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国企的健康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目标和职能
内部审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提出建议,来提高和改善企业运行的效率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内部审计以促进企业增加价值、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为目的。一般认为,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监督、预警、控制、评价和服务等职能。
第一,审计监督职能。内部审计监督就是检查和督促企业内部人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以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在符合政府的法律法规、组织的方针政策以及公认管理原则的正常轨道上开展。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内部审计通过监督企业各项活动,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在法律范围内开展,保证各项活动的规范性,从而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风险预警职能。内部审计密切关注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包括公司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带来的潜在风险。内部审计工作者一是通过内部审查,发现企业内部制度漏洞,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错误或者偏差,分析原因,揭露风险点;二是评估企业的经营规划和战略规划,针对企业的未来规划可能滋生的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找出其潜在风险点,为公司领导层提供建议。
第三,评价鉴证职能。内部审计的评价是指内部审计工作者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所检查的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评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指出不足。例如决策、计划、方案的确定是否符合实际;各种活动是否依据授权并遵照既定的程序、标准开展;各种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是否恰当;等等。内部审计就是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研,对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进行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得出审计结论,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咨询服务职能。服务职能是指审计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向组织内成员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咨询服务,从而帮助组织内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新时期,内部审计不仅仅局限于找問题上,还要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出建议,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情况
依据《审计法》及审计署下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是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实务指南3个层次组成。准则体系明确了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独立开展工作。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为内部审计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
现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有 3 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集团总部及二级单位都设立审计部门,总部的审计部门对二级单位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管,二级单位审计机构的人员考核、管理、工资的发放都由二级单位来管理;第二种是只在总部设计审计机构,向二级单位派驻审计工作者,人员统一由总部审计机构管理;第三种是不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由公司纪检监察室或者党群办兼任。
(三)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范围及方法
目前,国企内审机构的审计项目类型有财务收支审计、风险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等,从实施来看,国企内部审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内部审计,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了企业一些经营风险的发生,促进了企业的廉政建设,推动了国企健康平稳发展。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设计的手段实现了革新,提升了审计效率,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起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目前,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
摘 要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的内部审计问题被摆上台面。强化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内部审计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强化成本控制、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下,由于起步较晚、不够重视、缺乏外部环境支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各种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现状 问题 对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审计部门是国有企业重要的职能部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内部审计还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加强、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国企的健康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目标和职能
内部审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提出建议,来提高和改善企业运行的效率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内部审计以促进企业增加价值、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为目的。一般认为,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监督、预警、控制、评价和服务等职能。
第一,审计监督职能。内部审计监督就是检查和督促企业内部人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以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在符合政府的法律法规、组织的方针政策以及公认管理原则的正常轨道上开展。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内部审计通过监督企业各项活动,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在法律范围内开展,保证各项活动的规范性,从而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风险预警职能。内部审计密切关注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包括公司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带来的潜在风险。内部审计工作者一是通过内部审查,发现企业内部制度漏洞,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错误或者偏差,分析原因,揭露风险点;二是评估企业的经营规划和战略规划,针对企业的未来规划可能滋生的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找出其潜在风险点,为公司领导层提供建议。
第三,评价鉴证职能。内部审计的评价是指内部审计工作者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所检查的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评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指出不足。例如决策、计划、方案的确定是否符合实际;各种活动是否依据授权并遵照既定的程序、标准开展;各种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是否恰当;等等。内部审计就是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研,对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进行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得出审计结论,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咨询服务职能。服务职能是指审计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向组织内成员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咨询服务,从而帮助组织内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新时期,内部审计不仅仅局限于找問题上,还要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出建议,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情况
依据《审计法》及审计署下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是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实务指南3个层次组成。准则体系明确了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独立开展工作。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为内部审计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
现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有 3 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集团总部及二级单位都设立审计部门,总部的审计部门对二级单位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管,二级单位审计机构的人员考核、管理、工资的发放都由二级单位来管理;第二种是只在总部设计审计机构,向二级单位派驻审计工作者,人员统一由总部审计机构管理;第三种是不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由公司纪检监察室或者党群办兼任。
(三)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范围及方法
目前,国企内审机构的审计项目类型有财务收支审计、风险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等,从实施来看,国企内部审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内部审计,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了企业一些经营风险的发生,促进了企业的廉政建设,推动了国企健康平稳发展。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设计的手段实现了革新,提升了审计效率,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起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目前,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