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设计以及软土地基相关处理.doc
上传者: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06-10 21:41:04上传
DOC文件
16 KB
浅谈公路路基设计以及软土地基相关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结合一般工程实例,浅谈某公路路基设计特点,且重点分析软土基础设计以及一些处理措施,可供相关人员作为参考。
【关键词】:路基;设计;处理措施
前言
路基设计是公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保证公路沿线都具有坚实而稳定的路基,是路基设计的中心任务,路基又是支撑路面的一种土工建筑物,在挖方地段,路基通常是路面下的天然地层;在填方地段,则是填筑起来的压实土层。路基和路面构成了公路建筑的主体。
1工程概况
该公路全长56.6km,路线地处平原前缘,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路幅宽度为24.5m。沿线软土广泛分布且较厚,最厚范围为里程K24+100~K36+500(厚度大于30m),顶部普遍分布有一层软可塑状亚粘土,厚0.5m~1.5m,软土下卧层多为亚粘土、砂性土或砾石,沿线分布有几段高边坡。
2路基设计
2.1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组成如下:
1)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0m,其中,行车道2×2×3.75m、硬路肩2×3.0m(含右侧路缘带2×0.5m)、中间带3.50m(中央分隔带2.0m、左侧路缘带2×0.75m)、土路肩2×0.75m;
2)分离式路基适用于隧道出入口的路基,单幅路基宽度为13.0m,其中:行车道2×3.75m、硬路肩3.0m(含右侧路缘带0.5m)、左侧路缘带1.0m、土路肩2×0.75m。
超高方式、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的具体设置如下:
1)路线平曲线半径小于5 500m时,在曲线上设超高,对于整体式路基,超高采用绕中央分隔带外边缘旋转的方式,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内完成;对于分离式路基,超高采用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的方式,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内完成;
2)对于整体式路基,路基设计标高为距路线中心线1m处的路面标高(中央分隔带边缘路面标高),对于分离式路基,路基设计标高为各自行车道中心线处的路面标高;
3)正常路段的行车道和硬路肩采用2%的路拱横坡,土路肩横坡为4%。
路基边坡坡率具体设置如下:
1)一般填方路段的边坡坡率见表1,护坡道宽2m,护坡道和边坡平台分别设置外倾3%和2%的横坡;
2)一般挖方路段边坡,按岩石风化情况、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坡率,全风化、土质边坡的坡率为1∶1~1∶1.5,强风化边坡坡率为1∶0.75~1∶1.25,弱风化边坡坡率为1∶0.5~1∶0.75,微风化边坡坡率为1∶0.3~1∶0.5,边坡高度均按10m控制,平台宽2.0m,平台内侧修筑40cm×40cm的拦水沟,第一级边坡坡脚设置2m宽的碎落台;
3)深挖路堑(高边坡)是指土质边坡高度≥20m或岩质边坡高度≥30m的边坡,路堑高边坡坡率采用特殊设计。
纵横向填挖交界处处治设计
本工程斜坡路基主要分布在沿山腰布设的地段,在路线纵向填挖交界处及一般斜坡路基横向填挖交界处,很容易出现路基开裂甚至滑移。为减少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和滑移,本项目采取了如下措施:
1)对所有自然边坡坡度大于1∶5的路段,均按要求挖台阶填筑,挖台阶后回填应严格按给定的压实度标准实施;
2)在路线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结合一般工程实例,浅谈某公路路基设计特点,且重点分析软土基础设计以及一些处理措施,可供相关人员作为参考。
【关键词】:路基;设计;处理措施
前言
路基设计是公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保证公路沿线都具有坚实而稳定的路基,是路基设计的中心任务,路基又是支撑路面的一种土工建筑物,在挖方地段,路基通常是路面下的天然地层;在填方地段,则是填筑起来的压实土层。路基和路面构成了公路建筑的主体。
1工程概况
该公路全长56.6km,路线地处平原前缘,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路幅宽度为24.5m。沿线软土广泛分布且较厚,最厚范围为里程K24+100~K36+500(厚度大于30m),顶部普遍分布有一层软可塑状亚粘土,厚0.5m~1.5m,软土下卧层多为亚粘土、砂性土或砾石,沿线分布有几段高边坡。
2路基设计
2.1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组成如下:
1)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0m,其中,行车道2×2×3.75m、硬路肩2×3.0m(含右侧路缘带2×0.5m)、中间带3.50m(中央分隔带2.0m、左侧路缘带2×0.75m)、土路肩2×0.75m;
2)分离式路基适用于隧道出入口的路基,单幅路基宽度为13.0m,其中:行车道2×3.75m、硬路肩3.0m(含右侧路缘带0.5m)、左侧路缘带1.0m、土路肩2×0.75m。
超高方式、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的具体设置如下:
1)路线平曲线半径小于5 500m时,在曲线上设超高,对于整体式路基,超高采用绕中央分隔带外边缘旋转的方式,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内完成;对于分离式路基,超高采用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的方式,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内完成;
2)对于整体式路基,路基设计标高为距路线中心线1m处的路面标高(中央分隔带边缘路面标高),对于分离式路基,路基设计标高为各自行车道中心线处的路面标高;
3)正常路段的行车道和硬路肩采用2%的路拱横坡,土路肩横坡为4%。
路基边坡坡率具体设置如下:
1)一般填方路段的边坡坡率见表1,护坡道宽2m,护坡道和边坡平台分别设置外倾3%和2%的横坡;
2)一般挖方路段边坡,按岩石风化情况、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坡率,全风化、土质边坡的坡率为1∶1~1∶1.5,强风化边坡坡率为1∶0.75~1∶1.25,弱风化边坡坡率为1∶0.5~1∶0.75,微风化边坡坡率为1∶0.3~1∶0.5,边坡高度均按10m控制,平台宽2.0m,平台内侧修筑40cm×40cm的拦水沟,第一级边坡坡脚设置2m宽的碎落台;
3)深挖路堑(高边坡)是指土质边坡高度≥20m或岩质边坡高度≥30m的边坡,路堑高边坡坡率采用特殊设计。
纵横向填挖交界处处治设计
本工程斜坡路基主要分布在沿山腰布设的地段,在路线纵向填挖交界处及一般斜坡路基横向填挖交界处,很容易出现路基开裂甚至滑移。为减少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和滑移,本项目采取了如下措施:
1)对所有自然边坡坡度大于1∶5的路段,均按要求挖台阶填筑,挖台阶后回填应严格按给定的压实度标准实施;
2)在路线
浅谈公路路基设计以及软土地基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