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预防疟疾传记录表.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6-16 19:27:15上传
DOC文件
86 KB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3-4-23
活动地点:金顺镇街上
活动形式:宣传
主办单位:金顺镇卫生院
合作伙伴:金顺镇卫生院
参与人数:200 (人)
宣传品发放种类及数量:宣传资料200份左右
活动主题:
预防疟疾小知识
宣教人:
唐孝敏、倪霞、吴建成、伍昕
活动小结:
本次宣传活动共接待群众健康咨询70余人次,发放有关疟疾等宣传资料百余 份,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疟疾, 对促进全镇人民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我院宣传活动内容的安排及取得了充分的肯定。宣传活动使大 家了解疟疾的危害,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存档材料请附后
V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居民签到表
□其他材料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3年04月23日
金顺镇卫生院
关于预防疟疾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
活动通知
广大村民:
疟疾疾病,涉及千家万户。加强疟疾知识的宣传,进 一步提高影响力,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疟疾的 无发病,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 灭疟疾的目的,开展预防疟疾活动。
时 间:2013 年 4 月 23 日 9: 00-12: 00
地点:金顺镇街道
活动内容:预防疟疾知识
宣传人:唐孝敏 伍昕 倪霞吴建成刘文
参加人员:村名
疟疾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一、 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 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出 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 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 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 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 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 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 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 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 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
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三、 人群易感性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 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高疟区新生儿 可从母体获得保护性IgG。但疟疾的免疫不但具有种和株的 特异性,而且还有各发育期的特异性。其抗原性还可连续变 异,致宿主不能将疟原虫完全清除。原虫持续存在,免疫反 应也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 )或伴 随免疫。
人群发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机体状况而不同。高疟区,*** 发病率较低,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婴儿血中胎儿血 红蛋白不适于疟原虫发育,故先天疟疾和婴儿疟疾少见。某 些先天性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卵形红细胞血症、G-6-P 脱氢酶缺乏者等对疟原虫有抗性。血型因素,东非人为Duff
活动时间:2013-4-23
活动地点:金顺镇街上
活动形式:宣传
主办单位:金顺镇卫生院
合作伙伴:金顺镇卫生院
参与人数:200 (人)
宣传品发放种类及数量:宣传资料200份左右
活动主题:
预防疟疾小知识
宣教人:
唐孝敏、倪霞、吴建成、伍昕
活动小结:
本次宣传活动共接待群众健康咨询70余人次,发放有关疟疾等宣传资料百余 份,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疟疾, 对促进全镇人民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我院宣传活动内容的安排及取得了充分的肯定。宣传活动使大 家了解疟疾的危害,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存档材料请附后
V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居民签到表
□其他材料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3年04月23日
金顺镇卫生院
关于预防疟疾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
活动通知
广大村民:
疟疾疾病,涉及千家万户。加强疟疾知识的宣传,进 一步提高影响力,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疟疾的 无发病,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 灭疟疾的目的,开展预防疟疾活动。
时 间:2013 年 4 月 23 日 9: 00-12: 00
地点:金顺镇街道
活动内容:预防疟疾知识
宣传人:唐孝敏 伍昕 倪霞吴建成刘文
参加人员:村名
疟疾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一、 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 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出 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 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 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 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 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 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 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 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 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
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三、 人群易感性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 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高疟区新生儿 可从母体获得保护性IgG。但疟疾的免疫不但具有种和株的 特异性,而且还有各发育期的特异性。其抗原性还可连续变 异,致宿主不能将疟原虫完全清除。原虫持续存在,免疫反 应也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 )或伴 随免疫。
人群发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机体状况而不同。高疟区,*** 发病率较低,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婴儿血中胎儿血 红蛋白不适于疟原虫发育,故先天疟疾和婴儿疟疾少见。某 些先天性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卵形红细胞血症、G-6-P 脱氢酶缺乏者等对疟原虫有抗性。血型因素,东非人为Duff
4.26预防疟疾传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