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上传者:三角文案
2022-07-01 21:41:51上传
DOC文件
15 KB
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呼吸内科接收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共计6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全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导致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等五种不同的病菌;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有效性更高,患者满意度更优,与常规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尽快摆脱病痛侵扰。
【关键词】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隔离护理
随着国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中,临床上出现的细菌耐药形式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对于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次研究主要对呼吸内科的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原因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解决我院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问题,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工作,选取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呼吸内科接收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共计68例。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数为39例,女性患者的人数为29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34例。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4岁至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7±1.39)岁;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2岁至8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4±1.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全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以患者的住院环境与住院时间等住院情况、患者的住院前出现并发症、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病原菌感染情况与病房侵入性操作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病情指导、健康宣传教育与日常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
(1)病症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方案,根据医嘱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2)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交流辅导,减轻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心理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
(3)隔离护理。对于进行了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单间隔离治疗的方式,为患者创造无菌的治疗环境,防治出现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应用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病症缓解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本院自制量表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满分为l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同时,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得到的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呼吸内科接收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共计6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全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导致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等五种不同的病菌;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有效性更高,患者满意度更优,与常规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尽快摆脱病痛侵扰。
【关键词】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隔离护理
随着国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中,临床上出现的细菌耐药形式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对于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次研究主要对呼吸内科的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原因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解决我院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问题,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工作,选取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呼吸内科接收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共计68例。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数为39例,女性患者的人数为29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34例。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4岁至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7±1.39)岁;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2岁至8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4±1.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全部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以患者的住院环境与住院时间等住院情况、患者的住院前出现并发症、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病原菌感染情况与病房侵入性操作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病情指导、健康宣传教育与日常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
(1)病症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方案,根据医嘱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2)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交流辅导,减轻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心理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
(3)隔离护理。对于进行了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单间隔离治疗的方式,为患者创造无菌的治疗环境,防治出现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应用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病症缓解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本院自制量表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满分为l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同时,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得到的
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