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者:bodkd
2022-06-26 10:13:18上传
DOC文件
112 KB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家醅(pēi) 狩猎(shòu) 诘责(jí) 慷慨大方(kǎi)
B. 咫尺(zhí) 睥睨(bì) 挑衅(xìn) 正襟危坐(jīn)
C. 凛冽(lǐn) 胆怯(què) 璀璨(cuǐ) 美味佳肴(yáo)
D. 气量(liàng) 和煦(xù) 蹲踞(jù) 广袤无垠(mào)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广漠 滞留 翻来覆去 莫衷一事
B. 升腾 托辞 囊萤映雪 合辙押韵
C. 虐待 翡翠 犹然而生 相形见拙
D. 轩昂 犀利 引经据典 粗制烂造
3.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两个字的字义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鉴定——油光可鉴
字义:“鉴”的义项主要有:①镜子②照③仔细看;审查
解释:两个“鉴”字义不同,“鉴定”的“鉴”属于义项③“仔细看;审查”;
“油光可鉴”的“鉴”属于义项②“照”。
B. 凌辱——盛气凌人
字义:“凌”的义项主要有:①侵犯;欺侮②逼近③升高;在空中
解释:两个“凌”字义相同,都属于义项①侵犯;欺侮
C. 空虚——目空一切
字义:“空”的义项主要有:①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②天空③没有结果的
解释:两个“空”字义不同,“空虚”的“空”属于义项②“天空”;“目空一切”的“空”属于义项③“没有结果的”。
D. 即景——即物起兴
字义:“即”的义项主要有:①靠近;接触②当下;目前③就着(当前环境)
解释:两个“即”字义相同,都属于义项③“就着(当前环境)”
4. 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
赏析: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雪山寒气能带给人们出奇凉爽的感觉。
B. 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
赏析: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充满***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春色。
C. 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
赏析: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了云的确是打造黄昏壮丽风景的重要因素。
D. 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的危害更不好防治。
赏析:本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引发读者思考,重点引出对沙尘暴危害的揭示。
5.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张家界的山水是一幅完美的画卷,那山,拔地而起,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
……那水,清澈灵动,或一泻而下,或蜿蜒纵横,或潺潺奔流,或平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家醅(pēi) 狩猎(shòu) 诘责(jí) 慷慨大方(kǎi)
B. 咫尺(zhí) 睥睨(bì) 挑衅(xìn) 正襟危坐(jīn)
C. 凛冽(lǐn) 胆怯(què) 璀璨(cuǐ) 美味佳肴(yáo)
D. 气量(liàng) 和煦(xù) 蹲踞(jù) 广袤无垠(mào)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广漠 滞留 翻来覆去 莫衷一事
B. 升腾 托辞 囊萤映雪 合辙押韵
C. 虐待 翡翠 犹然而生 相形见拙
D. 轩昂 犀利 引经据典 粗制烂造
3.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两个字的字义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鉴定——油光可鉴
字义:“鉴”的义项主要有:①镜子②照③仔细看;审查
解释:两个“鉴”字义不同,“鉴定”的“鉴”属于义项③“仔细看;审查”;
“油光可鉴”的“鉴”属于义项②“照”。
B. 凌辱——盛气凌人
字义:“凌”的义项主要有:①侵犯;欺侮②逼近③升高;在空中
解释:两个“凌”字义相同,都属于义项①侵犯;欺侮
C. 空虚——目空一切
字义:“空”的义项主要有:①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②天空③没有结果的
解释:两个“空”字义不同,“空虚”的“空”属于义项②“天空”;“目空一切”的“空”属于义项③“没有结果的”。
D. 即景——即物起兴
字义:“即”的义项主要有:①靠近;接触②当下;目前③就着(当前环境)
解释:两个“即”字义相同,都属于义项③“就着(当前环境)”
4. 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
赏析: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雪山寒气能带给人们出奇凉爽的感觉。
B. 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
赏析: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充满***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春色。
C. 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
赏析: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了云的确是打造黄昏壮丽风景的重要因素。
D. 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的危害更不好防治。
赏析:本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引发读者思考,重点引出对沙尘暴危害的揭示。
5.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张家界的山水是一幅完美的画卷,那山,拔地而起,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
……那水,清澈灵动,或一泻而下,或蜿蜒纵横,或潺潺奔流,或平
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