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河口地区范围到底有多大?
本文介绍了你知道吗|河口地区范围到底有多大?,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河口地区的概念一般是这样定义的,河流入海或入湖,与注入水体相互作用的地段称为河口地区。从字面意思上,其概念并不难理解,但河口地区到底是如何划分地,范围到底有多大,却是一个疑惑点。
对于入海河口而言,河流与海水相互作用,并不局限于口门附近,河流影响的强度,自口门向外逐断减弱,而海洋作用的强度,则溯河而上不断减小。根据水动力特征的不同,从陆向海,可以把河口区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
近口段:指从潮区界到潮流界的河段。潮区界因河水受潮汐顶托的影响,有涨落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潮差,向上减小,直到潮差等于零的地点;潮流界指潮流沿河上溯到达的最远地点,即潮流速与河口流速相抵消,潮水停止倒灌处。河口段:从潮流界到口门一段。具有两向水流,既有河川径流的下泄,也有潮流的上溯,水流变化复杂,河床不稳定。在三角洲型河口。河流在此开始分叉,形成三角洲;在河口湾型河口,河面展宽,出现河口沙岛、沙洲。口外海滨段:从口门到三角洲前缘坡为止。以海洋作用为主,除潮流之外,还可能有波浪和海流的影响。地貌类型表现为水下三角洲或浅滩。
上述河口区的分段界线,随着河流洪枯水位和潮流力量的消长,其位置也发生变动。如长江河口在枯水大潮时期,潮区界上移到安徽大通,离口门达616km,而在洪水期则下移到距口门约500km芜湖。长江潮流界也随河水洪枯和潮流强弱发生位移,上移可到镇江、扬州河段,下移可抵江阴附近。黄河的潮区界一般离口门10-20km,远小于长江。所以不同的河流或同一河流不同季节的河口区分段界线,离口门的远近是很不相同的。注:潮流是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的差异而引起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运动。(本文资料来源于高等学校教材—地貌学)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4.(2021·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
(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2)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3)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萎缩,分析该预测成立的条件。
5.(2014·全国·高考真题)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6.(2012·福建·高考真题)下图示意中国东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 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参考答案:1.D 2.B 3.A【解析】1.由材料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侵蚀为主,应该为当地汛期;乙时河床抬高,为枯水期,淤积为主,河床抬高;有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过后到枯水期的过程,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答案选D。2.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汛期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故选B。3.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再加上潮流带来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是为了拦截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故选A。考点:河流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修建水库的影响。
4.(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原下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湾;当今河口处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后期海平面趋于稳定,恒河输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三角洲。(2)变弱。理由:地壳相对稳定,说明恒河流域面积基本不变,河流落差基本不变,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基本不变;输沙能力锐减,说明径流量变小,降水量变小,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量变小。(3)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西南季风变弱,使恒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2万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20米”可知,恒河河口原为下切河谷时,河口与海洋的落差较大,以下蚀作用为主;后来海平面上升,导致下切河谷被淹没,形成河口湾;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可知,河口湾形成之后,河口与海平面落差变小,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变强,河流流速降低,表现为以河流的沉积作用为主;根据材料信息“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可知,后期随着海平面的稳定,恒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1.1万年至今,地壳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运动,恒河流域面积稳定,汇水区域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河流的落差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携沙能力没有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可知,恒河的输沙能力降低,说明恒河的径流量减少,恒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雨水补给,主要为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由此可知,恒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少,西南季风变弱。(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季风在减弱,会导致恒河输沙能力降低,恒河三角洲泥沙沉积减少;海浪对三角洲会持续侵蚀,会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导致恒河三角洲被淹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加剧,会导致恒河泥沙含量降低;在未来如果地壳发生下降,且下降速度快于泥沙淤积速度,也会导致恒河三角洲面积萎缩。
5.(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解析】(1)沼泽的特征就是积水,联系影响沼泽的形成因素分析。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
6.(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解析】(1)此问关键是对“地形”的理解,区域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和海岸线特点。根据图中等高线密集程度和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2)R河为长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携带泥沙、地势、流速和海水顶托作用等方面来分析,注意抓住“自然”关键词。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含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利于泥沙沉积,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3)根据表4中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可以总结出R河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的这种变化,说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4)R河三角洲经济区是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试题链接:
(2016·全国·高考真题)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讲地又讲理”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这篇关于你知道吗|河口地区范围到底有多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