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米娅·汉森-洛夫
编剧: 米娅·汉森-洛夫
主演: 薇姬·克里普斯 / 蒂姆·罗斯 / 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 安德斯·丹尼尔森·李 / Joel Spira / Gabe Klinger / Wouter Hendrickx / Oscar Reis / Grace Delrue / Felix Berg / Clara Strauch / Teodor Abreu / Jonas Larsson Grönström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瑞典 / 德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1-07-11(戛纳电影节) / 2021-07-14(法国) / 2021-10-15(美国/美国网络)
又名: Bergman Island
片长: 112分钟
IMDb: tt6910282

伯格曼岛的剧情简介

预览截图

伯格曼岛的截图1
伯格曼岛的截图2
伯格曼岛的截图3
伯格曼岛的截图4

伯格曼岛豆瓣热评

  • 典型的米娅汉森洛夫式电影,淡淡的,兼顾感性与理性,从不会执着地讲述什么,就像是在纸上写下一首首诗,然后在风中放飞它们,等着它们随风而逝,不必去追随。
  • 一定要回一次瑞典。因为哥特兰岛还没去过,是个遗憾。因为还想再见一次nydala湖。
  • 看完之后,一头雾水,不知道讲了个啥!
  • 没去过法罗岛,一直向往,现如今看来也没有机会去,就只能从电影里领略一番了。打着伯格曼耀眼的幌子,表达了一下迷影情结,掉了一下书袋,然后开始说起自己的故事,戏中戏剧中剧,总体寡淡无聊无甚新意的男女情感纠葛,并不因为附着大师的光环有任何特别,只是女导演找了一处高逼格的电影场景发生地,让它呈现出来的质感似乎稍有一些些不同罢了……
  • 看完之后最想做的事在法罗群岛上待一阵子。
  • 当风光片看了 剧情实在乏味
  • 去过伯格曼岛才算是一种考验吧,毕竟他的电影和他的婚姻生活一样的残酷无情。戏中戏升华了主题。
  • 6.7/10 用《婚姻故事》的创作思路嫁接《婚姻生活》,隔靴搔痒,剪辑寡淡,不妨真正打扰一下伯格曼。层级间的嵌套与映射是如此精准,容不得一丝神秘与多义。导演应该多学学格蕾塔亲自出镜捏
  • 3.5,女主性幻想
  • "If you look at something long enough, it becomes interesting." I doubt it.
  • 不好看 明天看头.
  • 3.5 无需献给任何人,只因姿态本就优美。保有绝对私密的创作,如灿烂晚霞般绚丽珍贵,法罗岛幽径的芳香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面角落中被释放出来。伯格曼岛是「作者」的倒影,更是思绪的界域,“我”的特质被如此自然地吐露出来。即便是几乎完全同频的汉森洛夫与阿萨亚斯之间也有着很大不同——对待幽灵间离的动作,一个是日的明亮,从虚构习得对现实的态度:柔软、优雅、破碎,一个是夜的迷离,从真实中汲取速度节奏:精准、自由、凛冽……尽管已经过了这么久,爱情的介质仍然在她此刻的情景中流淌,回溯的动作仍是最可贵的美好,而伯格曼电影中光明的缺失,似乎在无视这种美好,但最终所有人都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对痛苦的执着呈现,也是另一种纯粹的存在。他站立在这片岛屿时所思索的虚无,终要由观众来填补,而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无条件相信自己。
  • 标记
  • 讲创作讲自己的戏中戏
  • 多层嵌套/数次接应和迷影元素说到底还是为贫瘠想象力打的避风伞罢了 层层剥开后仍是雷同的MHL 可谁又没为心碎痴迷过呢;她会因为无法像伯格曼一样(对自己)心狠而对自己失望吗
  • #Cannes74#主竞赛(3.5)被很多人讨论的戏中戏结构,电影里挺多对夫妻俩从事拍摄电影的自嘲,Tim Roth不愿看回自己拍的电影,Mia谈到不愿重复写一样东西,以及剧情单薄不适合改编等,同时也是对爱情的失败、背叛、戏剧Failure,betrayed and dramatic的纠葛不舍做出探讨,同时也和观众和笔下人物一起去找到一个合适的闭幕。
  • 原来伯格曼只是个噱头
  • 其实还是汉森洛夫老一套的表达,只不过这部在结构上一直做加法。伯格曼在电影里的提及率过高,但致敬浮于表面,没有借助伯格曼做更深入的内容延伸。
  • 3.5
  • 一个女作家的思春+风光大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