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西浦的环境科学家

本文介绍了陈正:西浦的环境科学家,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拿到过国家地理大气水源保护基金,获得过2个专利,做过2个国家级科研项目,2个省级项目,近五年来发表了30多篇论文。」 这是陈正老师在西浦官网上的经历介绍,因此在采访之前,小理对陈正老师的初步印象是「一位学术大拿」。 但是当这周一的下午,我来到ES三楼,敲开陈正老师办公室的门时,才发现他的人生远比我想象得更加丰富多彩。 //

「小理你来啦,我刚搭好了一个在线教学系统。」

为了上好第二天的ENV002课程,陈正老师在办公室忙活了很久。

他把家里的备用手机、平板电脑都拿到了办公室,配合着一个超大4k电视屏幕和能够实时互动的软件,力求给大一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在线课程体验。

「环科专业其实在户外教学会更好,但是现在同学们都无法返校,只能先这样了。」

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色T恤、休闲裤,踩着一双洞洞鞋的陈正老师,怎么也看不出是一位会自称已奔五十的男人。 「老师您这么年轻,哪奔五十了啊!」 「我1981年的,也快奔五十了嘛。」

陈正虽然现在是一名环科的老师,但在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时,他读的并非环境学,而是化学。 「后来在化学系的时间长了,每天待在充斥着各类药剂混合气味的实验室里,特别难受。」 虽然上高中时就很喜欢化学,但在真正进入到这一领域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可以出门转一转的专业。 大四那年,陈正去到了离北大不远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参观。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环境科学这门学科。 「我想换个专业,但又不想把化学知识给全部扔掉,就选择了环境科学。」 从北大毕业后,陈正被保送到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研究生第三年,陈正还没有想好是继续走学术道路,还是进入企业工作。 这时,陈正导师的一位日本朋友刚好多出了一个博士名额,他便问陈正要不要去日本北海道大学读博。 「我想着北海道那地儿不错,而且还有奖学金,去那读书就当旅游三年,顺便再拿个博士文凭」 2005年,陈正来到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中心的北海道大学,攻读农业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那个时候,冯小刚还没去北海道拍《非诚勿扰》,那座岛上也还没那么多的游客。 陈正来到这里后,每天都沉浸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中,就连实验、考察也变得有趣起来。 后来,陈正在给西浦学生上生态修复课程时,还带着他们到日本的北海道、大阪和富士去考察当地的生态修复情况。 「很可惜,2019年后,这门课程就不能再出国考察了。」 博士毕业后的陈正,本来打算先gap一年,但家人不太认同。于是他回国后,先到了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人员。 「可那个时候我实在不想搞科研了。」 半年后,陈正从研究所辞职,怀着对文字的喜爱和写作的热情,加入了刚刚创立的《科学新闻》杂志,成为了一名职业撰稿人。 「但是做记者真的太辛苦了!要不停地去采访,采访结束后又要快速出稿,基本上每天都是DDL。」 忙碌的工作节奏让陈正的写作乐趣一点点消失,对科研的兴趣却一点点找回了。 「我做科技记者时会接触到很多知名科学家,和他们聊完,我觉得做学术、搞科研也许更适合我。」 于是,陈正又回到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土壤环境系做了五年的助理研究员。 「您后来为什么来西浦了呢?」 「我是先被苏州这个城市给吸引了。」 有一年国庆节,陈正和家人一起来苏州旅游。和待了十余年的喧闹北京相比,这里低密度的人口和慢节奏的生活十分符合他们的喜好。 半年后,陈正看见了西浦环境系的招聘公告,便投了简历。 从传统院校出来的陈正很喜欢西浦的教学环境。对他而言,年轻的西浦就像是一张白纸,在这里,他们可以创造出无限可能。 「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建造的这块户外教学基地一样。」   2018年,陈正他们想在西浦建造一个户外教学与科研基地,向学校提出申请后,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经过四年的筹备与建设,ES楼旁的「户外教学与科研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了90%,将在下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这个约1000平米的户外实验基地,除了配有户外步入式温室、太阳能电站、串珠池塘、一米方田、分隔式稻田等可用于实验的场地,还配有户外黑板、站立型写字桌等可用于教学的场地。 「我们会将实验基地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土地任其草木野蛮生长,另一部分土地用来开垦种植。」 前段时间,陈正从淘宝买了一些西红柿、西瓜、辣椒、茄子、小青菜的苗,和留校的博士生们一起将它们播种在了试验田里。 小理去试验田参观时,这些蔬菜苗已经长大,长势喜人。 「西瓜苗已经差不多有20公分了,等这批孩子们毕业的时候,说不定就能吃上西瓜了哈哈哈哈」 陈正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实验基地可以成为各种小动物们的栖息地,提升校园里的生物多样性。  「那您喜欢养植物吗?」 「养过,但是没有成功过」 在北京生活时,陈正在家里的阳台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养各种植物。 他种过西红柿,可被蝴蝶产了卵;种过辣椒,又长了很多蚜虫。 再后来,他种的青菜、草莓不是被虫吃掉了,就是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虽然「种植」这一爱好没能发展起来,但网上冲浪他一直都是5G在线。 「只要是流行的东西我基本上都玩过。」 除了有自己的公众号,陈正还玩过博客、知乎、豆瓣、Twitter、微博。「我的微博曾经有一万多粉丝呢!」最近,陈正老师又开通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 「B站这种视频类的我还没有尝试过,因为我觉得自己没啥语言天赋,不太会在镜头前表达自己。」   

在与陈正老师的聊天中,小理发现他是一位永远在不停探索自我的人。

小到兴趣爱好的改变,大到专业、工作的变换,在某些所谓的人生重要选择面前,陈正老师一直以兴趣为自己的前进方向。

有兴趣、有目标、不犹豫、就去做,这是陈正老师想给大家的建议,「对大学生来说,多尝试一下,想想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你的选择不是你空想出来的,而是你比较出来的。」

在他看来,很多选择「还不错,可以试一试」。

在内卷严重的今天,好像每个人都需要长远而高效的规划,但对很多人而言,短时间内要想明白自己未来做什么是不容易的。

如果你正在「规划的陷阱」前踟蹰,不如抬起头来,放轻松,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管它有没有长久的回报呢,路行此处,听自己的就好。

想要你的「赞」和「在看」

这篇关于陈正:西浦的环境科学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