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宜飛行,宜平安
飛行,是夢想。神話裡講述的是人類飛升成仙的故事,現實裡紀錄的是雲層穿梭不停的旅程。每一次飛行即是一場離別與重聚,起飛時隔絕陸地,顧不上陸地發生著怎樣的戰爭或是制裁,不可預計究竟油價或黃金又將增加多少,在這樣的靜閉空間裡,我們只有彼此,讓社會身份暫時消失,生死相依。
不論是早班機的雲層,或是深夜的城市光景,成為了聯結你我與歸屬陸地的唯一紀念。若是某日如電影「源代碼」相反,在飛機上一覺醒來,陸地消失,城市光影不再,那我們將會如何自處,是科幻情節還是災難恐慌。我們總愛假設,如果世界僅剩你與某某,你會如何抉擇,其實這樣的故事在「創世紀」裡早已耳聞,諾亞方舟是拯救人類的最後避難工具。
從登機到起飛,從著陸到出艙,將性命維繫於那一句句“旅途順利”,“旅途順利”似乎成為一種日常,“活著多好”卻難得耳聞,平安在生活中去獲得太易,而忘了平安有時候維繫的就是生死,是一種“是否”的關係。平安不難卻也不易,數字化的時代讓平安的溫度驟減,生還數字和死亡數字成為一種無差別的幸與不幸,忽略了背後無數的人事物。
一段旅程,總有聚散。以往每到一座城市,總是會認識一些人,離開一些人,然後各赴前程,生死未卜。記憶在分別那刻就各有歸屬,中國話裡的那句“再見/下次見”總有一些人情味,為我們有生之年還能見上一面默默祝願,然而“bye-bye/拜拜”卻顯得不近人情,卻也現實得多,這才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見證吧。
2019年6月,我前往桃園機場搭乘凌晨早班機。那一夜,從台南坐上台北的客車,告別了我在台南認識的朋友。曾在「台南的雲-阿倫的故事」中寫到這位台南的機車騎士,我們離別時擁抱,約定2020台灣大選再見。此去經年,記憶翻轉,唯有那刻他站在泡沫紅茶店時的身影留存。偶爾翻看ins,看到他加入機車聯盟,與一群和他年紀相差幾何的大叔遊歷全台,外貌也隨著疫情有所變化。追根究底,也許正是這一場分別才塑造了這不為人知的改變。
人類不宜飛行,宜平安著陸,然陸地有戰爭,海岸有地震,眼前有疫情,何處是淨土。世界動盪時,在僅存的內心中去找一片藍海,也許可以阻止眼淚化為室友,偶爾敲門,莫名悲痛。
圖 / 在不同城市的雲
这篇关于人類不宜飛行,宜平安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