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富孩躺 vs 东海岸富孩卷

本文介绍了西海岸富孩躺 vs 东海岸富孩卷,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是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第 389 次吐槽世界 距离我第一次到达加州,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在LA机场等行李,LJJ的声音在我脑袋上面响起: “你在这儿啊,我找了好几个人群里最矮的,哈哈。” 晚上六七点我们到达尔湾,我订的酒店名以Newport Beach结尾,我问LJJ:吃完饭走去海滩看看不? “可以是可以,”他说,“不过以你的腿长,走到海滩天就亮了。”

Google Maps上显示,我们离海滩只有10分钟的车程。10分钟,在费城不过是我家堵个车到艺术博物馆的时间。如果换成走路,也只需要大概30分钟。 同样驾车10来分钟,在加州,这段路怎么就变成走路2小时了? 本来是想体验一下中国飞地尔湾,却发现了一国两端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 “稿吧。”LJJ说。 于是就有了这篇—— 《西海岸富孩躺 vs 东海岸富孩卷》 1. 逃离东海岸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岸人实在是太精致、精神太紧绷。 尤其到了初冬,纽约的小姑娘裹着Max Mara价位起步的大衣,穿着超短裙、把Stuart Weitzman的高跟过膝靴踩得踏踏响,一阵风,撩起身上白花香水味和银饰耳环的叮叮当当。

容貌内卷是东海岸的特产,而衣香鬓影的代价,是牺牲今日的温暖换来美丽,以及十年后的老寒腿。 2. 如果东海岸的严苛在于精致的穿搭,那西海岸的严苛则表现在“你必须表现得极度自信”。 在西海岸,胖瘦到显得没那么要紧,加州美学的第一要义,是“必须敢露”:这种露肚脐、光膝盖、人字拖的海滩穿搭,荣获“让你妈担心你受寒”榜单第一名。 仿佛多穿一件cover up,都要被批判是“潜在的自我body shaming”。 人在加州,不敢政治不正确。 3. 感恩节后的周五去Spectrum Center(一个尔湾附近的购物中心),门口排队的店全是什么Hollister, Aerie, PacSun. 今年的服装厂应该很开心,曾经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料,现在能做三四件,每件还更贵。

4. 逛了一圈下来,感觉尔湾很像三里屯,排队的不一定是一线大牌,而是被社交媒体炒火的网红品牌,形形色色的网红云集在快闪店门口、捧着联名爆款、对着相机露出白花花的烤瓷牙。 仿佛下一秒就能去快手喊麦带货。

5. 反观东海岸,感恩节的曼哈顿像极了店庆的SKP(北京消费水平最高的商店),潜伏了大半年的留学富孩们,在Black Friday的朋友圈齐聚上演大型消费秀。 他们各个手里扛着Saks Fifth Avenue或者Bloomingdale's的袋子,逛爱马仕的神情像极了你二姑姥姥冲进早上5点半的菜市场,必须抢得过其他所有老太太,选到那只成色最好的Birkin。

只有当夜幕降临,10个人里5个堵在Outlets,3个堵在停车场,还有2个打不到车时,你才觉得这世界果然众生平等。 6. 相比起东海岸的内卷气息,西海岸更注重享乐(湾区和西雅图除外,这两个地方你多少要有点脑子才能入流)。 尤其是在南加州,你只要把钱绑在腰上就自动有人向你示好了。虽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不妨碍他们在夜店摇头晃脑,在超跑的主驾踩地板油。

7. 因此,虽说是去尔湾度假避寒,但对于我男朋友而言,更像是来西海岸看车展的。 感恩节前一周,LJJ说在某个plaza看到一辆凌志LFA,当晚我家哥哥就催着我订机票要去尔湾。 有天晚上,我们买完Omomo(尔湾的一家奶茶店)出来,他激动地给我展示刚刚拍下的Huracan STO和一辆库里南。 我也很激动,因为我认定他一定不会出轨,毕竟对他来说,排气管着火比小批着火更性感。 8. 享受过单向7车道的尔湾,回到费城后,我哥哥看着只有1条单行车道、窄得车倒后镜能磕到人行道垃圾桶的马路,唉声叹气。 大学城里的每一条路,都在提醒他破碎的捷豹梦。 9. 在费城地铁连续出事后,常住纽约的闺蜜不厌其烦地给我传授“纽约地铁生存指南”: 刷卡动作要行云流水,不要在任何情况下东张西望、露出迷茫无助的表情,因为冷漠、疲惫、厌倦,才是标准的纽约地铁脸。

10. 这样的表情,在西海岸的人脸上很少找到,尤其是南加,“快乐”就是一种政治正确,而仿佛“不友好”在这里是一种罪过,emo更是像个禁忌词。 就像《婚姻故事》里一样,不开心就离婚,要离婚就赶紧找律师,找了律师委屈哭哭就赶紧振作起来上庭干死你老公。 在西海岸,你可千万不能不快乐啊朋友! 11. 这种精神可能和加州的州训(state motto)有关:Eureka! 玩过《文明》的人都知道,获得科技提升就能启动文明的“尤里卡时刻”。

大家都忙着开心庆祝这个牛逼的时代,要么推杯换盏纸醉金迷,要么吹着海风闲庭信步,谁有功夫去理会别人的emo shit呢? 12. 如果说西海岸everybody chills the fuck down,那东海岸人的营业则充满了席不暇暖的紧凑感。 如果你不幸被“东海岸精英”添加了好友,他们通常会说自己从事PEVC,关注高新创投,且喜欢把人脉挂在嘴边。 接下来会分享“听上去很高端”的兴趣,如摄影(虽然只会按快门)、美食(虽然只会挑贵的买单)、社交(虽然只会挨个添加大佬的LinkedIn),还喜欢分享在知乎上的回答(虽然故事都是从朋友那儿听来的)。

13. 除了微信以外,他们还喜欢在Instagram上刚更新完去坎昆度假的照片、去Aspen滑雪的快拍,下一秒就要提着冰美式参加Morgan Stanley分析师岗位的面试。 满嘴是金融、投资、搞钱的Brook Brothers西装男,一脸疲惫地赶往下场必赴的cocktail party,不知日后能养活多少therapists.  14. 没有什么比看起来不够忙、更不纽约的做派,毕竟纽约州的州训就是:Excelsior - ever upward. 这倒是和湾区的卷王们关联了起来,就是一个不努力毋宁死的状态—— 我随即Google了宾州的州训:Virtue, liberty and independence. 顿时释怀。 怪不得费城的景点推荐都是什么Independence Hall, Liberty Bell和200年前的监狱。 15. 所以在西海岸咱们就别做卷逼内耗比邮编了好吗?努力拓展东海岸政经商,早日掌握话语权收复尔湾! 这个世界毕竟不是二极管,东海岸不可能永远精致紧绷,西海岸也不总是放松畅快。 在纽约也可以和朋友逛一下艺术馆,就着新熬的热红酒聊一杯哲学,尔湾的星巴克也会出现Leetcode的屏幕和“learn your math now”的辅导班广告。

如果我的本科可以重新选择,我会努力成为一名婚姻咨询师,把东海岸的emo drama shit写成剧本,带去好莱坞拍成电影,并移居尔湾、承包Omomo、和住在Newport Beach的LJJ当邻居。 多么成功的人生。 - End -

 娜biuDiscord语言学家
本体是魔法少女厄加特姑奶奶只是嘴甜 姑奶奶心里没你 往期文章精选(点击标题进入阅读)当代留学圈:只要长得好,就能随便搞?如何通过口罩辨认你是留学中产、无产还是富孩?富孩警:中国富孩们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年入200万的华人码农,怎么过了30岁就成傻逼了呢?移个民就真当自己是上等人了?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ID: LABUNIQUE你有7.3%的共同好友关注了不正常留学实验室欢迎找到根据地

这篇关于西海岸富孩躺 vs 东海岸富孩卷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