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一午餐、两延时”服务释放劳动力3261人

本文介绍了我市中小学“一午餐、两延时”服务释放劳动力3261人,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2022年春季开学,随着第一初中、西津小学午餐服务上线运行,我市中小学校午餐服务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2.6万名学生接受“一午餐、两延时”服务,占中小学生总数76%,释放家长劳动力3261人。

我市企业较多,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很大,“招工难”问题突出。如何助力企业用工、服务经济发展,成为我市教体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很多家长由于早、中、晚接送子女,分身乏术,无法进企工作和自主创业。为此,市教体局于2021年在宣城市各县市区率先推行“一午餐、两延时”服务,学校实现午餐+午延时+晚延时的闭环服务,学生7:00—18:00均在校,实现家长务工、孩子上学两不误。据统计,自实施午餐延时服务后,32所中小学中有3261名家长从全职带娃,或走进企业,或自主创业,或重新工作。

我市在推行“一午餐、两延时”服务中,采取分类实施的方式,对于硬件条件较好、空间较大的学校食堂,采取分时错峰办法,让学生在食堂就餐;对于核心城区食堂面积小,空间窄的学校,克服困难进行改扩建,将现有的就餐场所全部改为食材加工区,学生就餐则按班级配送到班。控制餐费标准,公开招标,选取质优价廉的供餐企业。安排专人提供看护服务,维持用餐、午休纪律,并开展健康营养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等。强化监管,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充分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拓宽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渠道;要求供餐企业食材加工优先聘用学生家长便于监督;落实集中用餐陪餐,邀请家长试餐评餐等,打造“放心午餐”。

据悉,宣城市拟将“午餐延时”服务纳入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下一步我市教体局在办实办好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三个环节:一是严密监管,抓好午餐质量和食品安全,二是人文关怀,疏缓教职工长工作时间带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问题;三是落实资金,切实解决各学校延时服务费短缺问题。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

这篇关于我市中小学“一午餐、两延时”服务释放劳动力3261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