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自述年轻时玉不离身!为何现在不戴了?
点击箭头处文玩迷,百万文玩爱好者都在看!
马未都收藏了很多物件,但是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不管在什么场合,马未都身上都很少有佩戴饰件,他所收藏的玉器也很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马未都属于出名较早的,在1981年的时候,26岁的马未都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今夜月儿圆》,自此之后,马未都就在文化这条路上一直前行。在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就和一众影视圈的人一起合作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这样杰出的作品,要知道当时的马未都,也就三十岁出头,可谓是名利双收。所以在90年代的时候,马未都手上就已经有了上千件的收藏品。并且在1996年的时候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有资料显示,马未都手上拥有的玉器价值能够上亿,但是让人心有疑问的是,马未都先生几乎从来不佩戴玉器。这个谜底,还是在马未都的一次采访中被揭开。
马未都在一次采访中说道,他在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是有着着金戴玉的习惯的,不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越来越不在意这个事情了,而且基本上身上什么都不戴。甚至连手表都没有,马未都娓娓说起了原因。
他淡淡的说出了自己放弃戴玉的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干净"。
何为“干净”,其实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个,马未都从专业角度说起了自己不戴玉的原因。古代的玉器,是有着极高的地位的,很多达官贵人都会在身上佩戴玉佩以此来彰显尊贵的身份。正因玉器的地位,很多显贵在去世后会将玉器带进坟墓陪葬。
古人用玉器陪葬,有着九大塞之说。在身上的九个洞里塞上玉器,分别是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所以考古出来的玉器,其出处很多可能是略有不堪的。佩戴自然显得不干净。
第二个是卫生上的干净,长期的佩戴玉佩等挂件。时间久了之后,在玉器和皮肤上面,都会产生一些污垢,这些污垢时间久了很难清理。很多玩收藏的人还有将玉器“包浆”的说法。长期把玩玉器,使之变得圆润光泽。真正意义上的“包浆”,是长时间的让玉器暴露在外,外面的一次材质与空气发生作用,形成氧化层了。不过很多人理解错了,竟然将产生的污垢当成“包浆”,这是很不卫生的。
第三个指的是心理意义的干净。金玉这样的物件,是身份的象征。不过也是代表着财富。马未都内敛的性格,对于人生有了更高的理解,对于穿金戴玉这样“露富”的行为失去了兴趣,更想要追求心灵上的“干净”。
马未都先生通过这件事,传达的是收藏者的一种孑然一身的态度。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文玩方面的问题
可以给我留言
或者直接添加大磊子微信:xiaoxiaogood2015
这篇关于马未都自述年轻时玉不离身!为何现在不戴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