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法之治答案



《中国传统礼法之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礼法之治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中国传统礼法之治下 试卷1、和谐源于“乐”。正确错误2、中国社会对和谐的追求侧重强调法律必须被遵守。正确错误3、开明的统治者及有道德修养的人,可以和具有不同观点和主张的人和睦相处。正确错误4、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正确错误5、西方法律对和谐追求的特点在于注意弘扬人的“善性”,强调要有好的法律。正确错误6、中国式即中国的特色或特点。正确错误7、立法不慎并不会给违法造成合理的口实。正确错误8、传统因素的思想遗产是追求善法。正确错误9、“传统”在现实中国式法治中占有席位,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正确错误10、中国法治是以自身传统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而西方的法治却是在外来压力下“中断”传统,效法中
2、国的产物。正确错误11、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的法律变革和发展,其中的一些阻碍,一些不如人意之处,可能来自我们对传统法律的一些误解或对传统没有自觉地开掘,而被动地受其阻碍。正确错误12、18401949年我国传统法律整体挫败。正确错误13、在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任免、奖惩皆无制可循。正确错误14、唐代官吏考核分为三等九级。正确错误15、唐代官吏按“四善”“二十七最”的标准进行考核。正确错误16、当纠纷闹到公堂官府,裁断者也会有“非常”之举。正确错误17、对弱势群体出于仁义的体恤,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正确错误18、清代于成龙智断“月饼案”与现代民法相对公平的理念是相通的,但是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正确错误
3、19、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法治思想。正确错误20、西方社会认为法律实质上是遏制人的恶性。正确错误21、中国古代法律强调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正确错误22、竞争中的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大罪恶,是法律严惩的对象。正确错误2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专家治国。正确错误2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孔子。正确错误25、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治不听君,民不从官”。正确错误26、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荀子。正确错误27、“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社会和谐。正确错误28、墨家法律思想的核
4、心是兼爱。正确错误29、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庄子。正确错误30、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的是法家。正确错误31、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无为道自然法32、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韩非李斯商鞅管仲33、春秋战国秦时期的传统法律强调 。礼法合一隆礼至法法治礼治34、传统法律的激变时期是 。18401949年汉清1840年前春秋战国秦商、西周35、提倡礼治、德治、人治的是 。儒家法家名家阴阳家36、 指出:法治是理与力的结合。江平徐显明郎咸平孙国华37、提倡以法治国的是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38、传统法律的核心是 。平等公平公正和谐39、传统法律的发展时期是 。商、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