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唐太宗十思疏



《谏唐太宗十思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唐太宗十思疏(4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魏征殁,吾失一镜矣。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进来了。太宗怕
2、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太宗曾罢朝,怒曰: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谁触忤陛下?”?”帝曰: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皇后何为若是?若是?”对曰: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
3、征得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 译文:译文: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一一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谁冒犯了您?”太宗说: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凤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戴上凤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皇后为什么这
4、样?样?”长孙皇后回答: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敢不为您祝贺呢!” ” 公元公元627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
5、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6、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一)、疏(一)、疏 1.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 2.指奏章上达。指奏章上达。(二)、魏徵(二)、魏徵(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
7、,史以“诤臣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留有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留有魏郑魏郑公文集公文集与与魏郑公诗集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录存其诗一卷。 自读课文自读课文1.标注生词读音标注生词读音2.注意正确断句注意正确断句3.找到具体阐述找到具体阐述“十思十思”的段落。的段落。自读课文自读课文1 1段段 1.1.参注释翻译文段参注释翻译文段2.2.勾划特殊词句勾划特殊词句3.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的?论证的? 臣闻求木臣闻求木之之
8、长长者,必者,必固固其其根本根本;欲流欲流之之远者,必远者,必浚浚其泉源;思国之安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者,必积其德义德义。源不深。源不深而而望流望流之之远,远,根不根不固固而求木而求木之之长,德不厚而望国长,德不厚而望国之之治,臣治,臣虽虽下下愚,知愚,知其其不可,不可,而况而况于于明明哲哲乎?人君乎?人君当当神器神器之之重重,居,居域中域中之之大大,不不念念居安思危,戒居安思危,戒奢奢以以俭俭,斯亦斯亦伐根伐根以以求木茂,求木茂,塞塞源而欲流长也。源而欲流长也。 固固 使使. .稳固稳固 根本根本 根根 浚浚 疏通疏通 治治 稳定太平稳定太平下下 最、极最、极当当 掌管、主持掌管、主持
9、神器神器 帝位帝位斯斯 这这崇崇 推崇推崇极天极天 至高无上的皇权至高无上的皇权峻峻 高峻高峻休休 美好、福祉美好、福祉之之 助词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的以以动词,用、行动词,用、行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目的,来二、研读文本二、研读文本(一)、第(一)、第1段段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必必固固其根本其根本 人君当神器之人君当神器之重重 居域中之居域中之大大 不念居不念居安安思思危危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必固其根本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必必浚浚其泉源其泉源 德不厚
10、而思国之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安 虽在下愚虽在下愚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欲流欲流之之远者远者 源不深源不深而而望流之远望流之远 虽虽在下愚在下愚 人君当神器之重人君当神器之重 戒奢戒奢以以俭俭 斯亦伐根斯亦伐根以以求木茂求木茂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将崇极天将崇极天之之峻峻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也。 我听说:想要树木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长得高,一定一定要要使使它的根它的根稳固稳固;想要;想要使使泉水泉水流得远流得远,一定要,一定要疏通疏通它的源泉;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
11、义。源泉不深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却想要树木生长,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道德不厚实却却想要国家安定,我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虽然最愚昧无知最愚昧无知,(也)知道(也)知道这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明智的人人呢!国君呢!国君掌握掌握着国家的着国家的重要职权重要职权,据有,据有天地间天地间重大的地位重大的地位,不,不考虑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戒除奢侈而行节俭,这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求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