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日常维护



《车辆日常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日常维护(5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华苑服务处车辆管理站华苑服务处车辆管理站开车犹如骑马,好的骑手懂得如何驾驭,也懂得如何喂养。 汽车在运行中,由于机件磨损、自然腐蚀和其他原因,技术性能将有所下降,如长期缺乏必要的维护,不仅车本身的寿命会缩短,还会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汽车保养是指保持和恢复汽车的技术性汽车保养是指保持和恢复汽车的技术性能,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可靠性。能,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可靠性。l 汽车保养的意义及内容汽车保养的意义及内容问题一:为什么要对汽车进行保养与维护?问题一:为什么要对汽车进行保养与维护?汽车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机械。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技术状况发生变化,使用性能
2、逐渐变差,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直至丧失工作能力。因此,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合理使用和及时维护汽车,确保技术状况良好,对延长汽车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l1)汽车结构与制造工艺因素l 2)燃料和润滑油品质因素l 3)运行条件因素:气候因素及道路条件因素l 4)汽车的载荷、速度及驾驶操作因素l 5)维修质量因素汽车技术状况是定量测得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综合参数值的总和。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时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通常以汽车主要部件的磨损情况作为衡量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零件的磨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
3、1。(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零件的走合期(一般为10001500km)。其特征是:在较短的里程(或时间)内零件的磨损速度较快,当配合零件走合良好后,磨损速度开始减慢。(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零件的正常工作时期。其特征是:零件的磨损速度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减缓。(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零件的加速磨损期。其特征是:相配零件间隙已达到最大允许使用极限,磨损量急剧增加。由于间隙增大,润滑油膜难以维持,冲击负荷增大,磨损量也增大,即出现故障,如:异响、漏气、振抖、温度异常等现象。此时,若继续使用,就会有异常磨损,使零件迅速损坏,只有经过大修,才能恢复汽车的使用性能。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
4、的增加和外界条件的变化,汽车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导致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磨损、零件腐蚀、疲劳损伤、变形、材料老化及偶然损伤等,但主要因素仍是零件工作表面严重磨损所致。要了解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一般可以通过相继出现的种种外观症状来推断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程度。动力性下降 表现动力性的具体指标为: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加速时间、加速距离、最大爬坡度、制动效能、牵引能力等。根据试验资料,在汽车行驶到接近大修里程时,发动机功率下降20以上,最大行驶速度比新车额定车速下降1015,而加速时间将增加2530。经济性变差 经济性的具体指标表现为:燃、润料消耗量、维修费用、运输成本等,当汽车行
5、驶一定里程后,耗油量超过额定量15,润滑油料消耗达1L100km以上,排烟增多或有异味,说明该车的经济性显著下降。汽车安全特性下降主要表现在汽车制动距离增长,跑偏量增大,制动机构反应迟缓、甚至经常出现失灵,转向操纵沉重,摆振不断增加,行驶过程中噪声、振抖、异响不断增多,排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烟度不断增加等。1、基本精神 我国现行的汽车维护制度以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预防为主”的设备管理原则世界通行,只有做好事前的预防性工作,才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减少故障频率,降低消耗,延长使用寿命。现行的汽车维护制度,将过去的计划预防维护制度的“定期维护”改为“强制维护”,这是为了进一步
6、强调维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运输单位和个人更加重视车辆的维护,防止因追求眼前利益而不及时维护,从而导致车况严重下降,影响安全生产。l 汽车保养的分类汽车保养的分类 汽车保养汽车保养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 非定期保养非定期保养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 一级保养一级保养 二级保养二级保养 磨合期保养磨合期保养 季节保养季节保养 。 3、维护的作业规范 维护作业包括:清洗、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等内容。 一般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解体外,不得对车辆总成进行解体,这就明确了维护和修理的界限。车辆进行维护时,不能对其主要总成大拆大卸,只有在发生故障需要解体时方允许进行解体。很明显,与过去的维护制度比较,现行
7、的维护制度有以下特点:(1)取消了整车解体式的三级维护。经生产实践证明,对主要总成大拆大卸的工艺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技术经济原则的。同时,“三级维护”作业内容既有维护的作业又有修理的作业,不便于维护与修理的区分。 (2)没有对各级维护周期作统一规定,由各省、市、自治区按车型,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提出统一的维护周期,但制定了车辆维护技术规范以保证车辆正常维护质量。 (3)对季节性维护作了规范:当车辆进入冬、夏两季运行时,一般结合二级维护对车辆进行季节性维护。(1)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由驾驶员负责完成。其主要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它是保持车辆正常工作状况的经常性,必需性的工作
8、。 (2)一级维护 一级维护是由专业维修厂负责执行。其主要内容除日常维护工作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况,保持“四清”,即保持润滑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防止“四漏”,即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等。(3)二级维护 二级维护是由专业维修厂负责执行。其主要内容除一级维护作所包括的工作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4)季节性维护 由于冬、夏季的温差大,为使车辆在冬、夏季的合理使用,
9、在换季之前应结合定期维护,并附加一些相应的项目,使汽车适应气候变化了的运行条件,此种附加性的维护称为季节性维护。(5)走合维护 汽车运行初期,改善零件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过程。(1)日常维护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 (2)一级维护周期20003000km或根据车型要求。 (3)二级维护 依据各地条件不同在1000015000km范围内选定,或者时间间隔为6090天。 现行的维护制度,着重于加强强制性的日常维护,增加检测性定期维护。即对日常维护和一级维护实行定期强制执行,提高安全、节能、环保与寿命等性能;对二级维护先检测诊断和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
10、护一并进行。我国现行的汽车修理制度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这个原则是随着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维修市场的变化提出的。过去的“计划修理”往往因计划不周或执行不彻底造成修理的不及时或提前修理,其结果致使车况急剧恶化或执行不彻底造成不应有的浪费。而现在的“视情修理”是建立在检测诊断的基础上,不是依照车辆使用者的意见随意确定的修理。“视情修理”也并不意味着由此取消车辆或总成的大修。归结起来,现行的汽车修理制度其基本实质是:(1)由原来的行驶里程为基础确定车辆的修理方式改变为以车辆的实际技术状况为基础的修理方式。 (2)车辆修理的作业范围是通过检测诊断后确定的,所以检测诊断技术是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车
11、辆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汽车大修、总成大修、汽车小修和零件修理。 (1)汽车大修 用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件的方法,恢复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车辆寿命的恢复性修理,其目的是恢复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原有装备,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条件。 (2)总成大修 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某一总成的完好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3)汽车小修 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主要在于排除车辆运行中发生的临时故障和发现的隐患及局部损伤。 (4)零件修理 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原因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