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小学)模拟题54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小学)模拟题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小学)模拟题54(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小学)模拟题54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 。A. 国民教育制度B. 社会教育制度C. 高等教育制度D. 学校教育制度V解析: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 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_ 。A. 教育学VB. 教育哲学C. 教育社会学D. 教育经济学解析: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规律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3.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2、_。A.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VB. 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析: 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 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4.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_ 。A. 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教育体制VD. 学校领导制度解析:
3、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 成。5.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_ 。A. 礼、乐、射、辞、书、数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 礼、乐、射、御、书、数V解析: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是指礼、乐、射、御、书、数。6. 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_。A.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B. 启发性教学原则C.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VD. 巩固性教学原则解析: 学记中说:“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这些 说法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体
4、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7.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_。A. 质量观B. 素质观C. 教学观D. 学生观V解析: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就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8.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_的教育。A. 政治观点B. 思想品质C. 世界观D. 品德V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 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又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德育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 品质教育三个方面。9.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_ 。A. 最早出现于论语B. 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 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
5、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VD. 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析: “教学相长” 出自学记,这种提法说明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因素。10.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_ 。A. 壬寅学制B. 壬戌学制VC. 壬子癸丑学制D. 癸卯学制解析: 1922 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 10 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 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 由军国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 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
6、的基本完成。1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_。A. 布鲁纳VB. 怀特海C. 杜威D. 克伯屈解析: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 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A. 知与行的矛盾B. 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 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V解析: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学生德育形成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 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
7、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13.小学生容易把“ i”写成“ 1 ”,这说明小学生的 _ 还不成熟。A. 感知能力VB. 注意能力C. 记忆能力D. 思维能力解析: 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 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1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_ 的培养。A. 创新能力VB. 读写能力C. 听说能力D. 交往能力解析: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1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_ 。A.
8、 自觉性B. 果断性C. 坚持性D. 自制性V解析: 自制性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品质特性。而题干中所述正是意志 品质的自制性。16.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合格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A. 道德修养B. 专业素养VC. 学历水平D. 科研水平解析: 一名教师是否具有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素养、文化 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17.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_。A. 自觉性B. 独立性C. 创造性D. 发展性V解析: 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便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