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含答案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目录1.1能指1.2所指1.3普通语言学1.4应用语言学1.5传统语言学2.1语音2.2音质2.3基音和陪音2.4语音的生理基础2.5口音、鼻音、鼻化音2.6主动的发音器官和被动的发音器官2.7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2.8标准元音2.9口元音和鼻化元音2.10音位的条件变体和音位的自由变体2.11音渡2.1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2.13韵头和韵尾2.14语流音变2.15时位2.16调值和调类2.17连续变调2.18调位2.19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2.20主重音和次重音2.21重位2.22语调2.23发音部位2.24音素2.25韵律特征3.1语汇学3.2古语词3.3方言
2、词3.4外来词3.5科技术语和行业语3.6歇后语3.7变形成词中的逆序成词3.8变形成词中的简缩成词3.9复合构词3.10附加构词3.11离合词和词组词4.1语法4.2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4.3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4.4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4.5虚词4.6辅助词和功能词4.7向心词组5.1语义5.2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5.3语义的民族性5.4词义5.5词的感情色彩5.6义素5.7单义词和多义词5.8述谓结构5.9语义角色5.10语义指向5.11蕴含6.1他源文字6.2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6.3词语文字和语素文字6.4音位文字6.5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6.6假借字6.7楔形文字6.8象形字和会意字6.9独体
3、字和合体字6.10音节文字7.1语音对应关系7.2语言的亲属关系7.3原始基础语和子语7.4标准语7.5双言现象7.6克里奥耳语7.7语言政策7.8语言规范化7.9语言规划7.10基础方言7.11语系8.1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形象思维8.2语言能力问题8.3失语症8.4语言遗传机制8.5文化局限词语9.1第一语言教学9.2外语教学的翻译法9.3外语教学的听说法9.4母语语言教学和语文教学9.5词典9.6语言词典9.7应用语言学9.8第二语言教学9.9语言迁移9.10语言获得9.11中介语名词解释题答案1.1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1.2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称的意义内容
4、,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1.3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1.4语言学界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2.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2.2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2.3基音和陪音: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这些振动中有一
5、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2.4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2.5口音、鼻音、鼻化音:鼻腔位于口腔的上方,上腭将二者隔开。从咽腔通向鼻腔的气流通道由软腭与小舌控制。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当软腭和小舌下垂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打开。如果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气流就会完全从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
6、叫“鼻化音”。2.6主动的发音器官和被动的发音器官:在人类的发音器官中,有些是能够活动的,如唇、舌头、软腭、小舌、下腭和声带等,叫做“主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则不能活动,如上齿、齿龈、硬腭等,叫做“被动的发音器官”。2.7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宽式标音”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音位标音”。“严式标音”则是一种详尽反映刻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可以叫做“音素标音”。2.8标准元音:在舌面元音中,i、e、a、u、o、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2.9口元音和鼻化元音: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都是单纯
7、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这种元音叫做“口元音”。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鼻化元音”。2.10音位的条件变体和音位的自由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2.11音渡:人们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做“音联”。2.1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
8、(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2.13韵头和韵尾: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成分。2.1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就叫“语流音变”。2.15时位:由于长短音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2.16调值和调类: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声调的实
9、际读法。调类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也就是把单念时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类。2.17连续变调: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叫“连续变调”。2.18调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声调利用音节的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因而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调位”。2.19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词重音按照它在词中所处位置的情况,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两种类型。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叫固定重音。每一个词里的重音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词里重音的位置却可以不同,这种词重音叫自由重音也
10、叫不固定重音,或移动重音。2.20主重音和次重音:有些语言的词里有一个以上的重音时,这些重音的突出程度往往并不相等。最突出的叫“主重音”,比较弱的叫“次重音”。2.21重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2.22语调:人们说话时,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叫做“语调”。2.23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2.24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diànshì
11、;”(电视)可以切分为d-i-a-n-sh-i六个单位,它们已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2.25“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看,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3.1语汇学是研究语汇背后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的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3.2古语词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古语词包括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