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d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6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d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路堑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1、 云桂铁路广西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云桂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2、中铁十九局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4投标书承诺、合同书和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4实施性组织设计;1.3、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4、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路基参考图集;1.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2-2005);1.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
2、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J285-2004); 1.7、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8、高速铁路工程测量(TB10601-2009);1.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2009 J944-2009)。2、编制范围和原则2.1、编制范围适用于云桂铁路YGZQ-4标五工区所承建的(DK219+590DK220+998.805段)路堑工程。2.2、编制原则2.2.1、依据投标施工组识设计,贯彻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可行及经济合理的指导原则;2.2.2、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有关投标须知和合同条款等要求的原则;2.2.
3、3、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2.2.4、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施工段范围内工程实际,合理安排人员、机械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2.2.5、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及生活带来的影响;2.2.6坚持加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力度的原则;认真保护自然环境搞好文明施工建设;2.2.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原则。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况DK220+219DK220+998.805段内路堑挖方,坡顶设天沟,边坡防护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锚杆框架梁,锚索框架梁内喷混植生护坡,平台处有截水沟。坡脚处采取C35混凝土预加固桩和C30片
4、石混凝土挡墙支挡,其间设有挡土板。排水系统采用天沟和平台截水沟相结合。部分路堑换填,路堑基床挖除换填A、B组填料。本段路基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50公里/时。3.2、主要工程数量 挖土方 6.6万m,填土方:4102 m,填级配碎石掺3水泥:2033 m,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2992 m预加固桩:2m1.5m:313.5m;2m2m:31 m;2.25m1.5m:30m2.5m1.75m: 266m ;2.25m2.2m :34m3.3、工程特点施工难度大,与便道相邻,安全防护项目多3.4自然地理特征3.4.1、地形地貌施工地段属于丘陵剥蚀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坡面植被多为灌木,植被发育,线
5、路右侧为六州水库3.4.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路堑段为第四系全新统坡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呈黄褐色夹灰褐色,硬塑。该段路堑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不发育,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但随季节变化性大。3.4.3、气象特征本段路堑位于百色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百色市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现温度适宜,雨量偏少,是施工的黄金季节。4、 施工总体方案4.1.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零缺陷。4.1.2安全目标无铁路行车险性以上
6、事故,无人身死亡事故,无汽车行车重大责任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4.1.3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10年11月4日完工日期:2010年1月31日4.1.4、环保、水保目标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4.1.5、投资目标在满足施工现场要求情况下,使投资额度最小化。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4.2.1、施
7、工现场组织机构云桂铁路YGZQ-4标五工区是施工生产的管理机构,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并使之实施。工区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建立以工区长负首责的管理机构进行工程管理,全权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协调、计划统计、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劳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机械设备保障、验工计价、财务核算、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工区的工区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副工区长构成管理核心层;工区下设“五部、一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合同计划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构成施工管理中间层;根据本工程内容,将拟设1个架子队形成工程项目的现场实施层,工区按各节点工期,将施
8、工任务及完成时间制定成施工计划下发,架子队按下发施工计划完成本队施工任务。根据本段路基的工程数量、特点及工期要求,并结合我单位在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由土方队负责本段路基施工,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织施工,土方队组织机构见图1。队长:王海亮工班长:宋冰技术负责人:王军锋安全员:唐慧文领 工 员 杨增明试验负责人 蒋 雪物资负责人 刘 阳现场技术员 谢力力质量负责人 周 超图1土方队组织机构框图4.2.2土方队成立两个施工班组任务划分如下: 土方施工班组:负责本段路堤和路堑的填筑及开挖; 附属施工班组: 负责本段路基支挡及路基排水等附属工程施工
9、。 4.3、临时工程设置实施方案4.3.1、施工场地布置原则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区域既有道路加以拓宽改造,以节约土地,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投入。实用性原则:现场布置规划设计尽量靠近施工工点,实用方便,不重复建设,确保各项设施的高效使用。方便管理原则: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动力、机具设备和材料等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安全性原则: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等法律、法规和要求,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环保性原则:根据现场调查获得的当地有关施工环境的资料,结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尽可能减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3.2、场
10、地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见后附表10.2 施工场地平面图。4.3.3、施工便道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沿线路方向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设计宽度5m,每隔200m设会车道一处, 填筑碎石面层,碾压密实,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便道跨越沟溪设便桥和涵管并在挖方侧设排水沟,以保证排水畅通,其路面纵坡、平曲线等按不低于三级道路标准设计。4.3.4、临时通信沿线通讯比较发达,通讯网络已覆盖施工现场,临时通讯采用移动通讯。4.4、施工用水及临时用电: 施工现场毗邻水库,水源丰富,水质可满足工程使用需求,采用水库存水作为工程用水,生活用水可以接入附近自来水管道。施工用电可从邻近工点350kVA的变压器直接接入。4
11、.5、内业资料施工队技术室在工区工程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所施工路基相关内业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归档至工区工程部,并及时向工区上报检验批资料。施工现场的测量、试验资料由负责该路堑的测量、试验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归档至工区工程部和试验室。施工队技术室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区下发的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及时准确的编制相关技术交底并下发到作业层。4.6、文明施工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5、施工方案总体思路:快速开工,全面推进路基工程施工。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创新“六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