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形象异同比较题答案方法与练习



《古诗歌形象异同比较题答案方法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歌形象异同比较题答案方法与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古诗歌形象异同比较题答案方法与练习诗歌形象异同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主是集中在意象内涵的分析比较方面,兼及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较。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内涵特点呢?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形象作用异同比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
2、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腔的爱国情”。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邓刻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邓炎U: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
3、(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答案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刻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赏析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换,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叹。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
4、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途经建康的旅程。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刻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但作者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从情感之深切来看,邓刻实多一层。作为结句,它能融情入景,从而引读者于审美活动中直接领悟人生哲理。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思归唐王翰杨柳青青杏花发,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春日斋中宋林逋空阶重叠上垣衣,白昼初长社燕归。落尽海棠人卧病,东风时复动柴扉。注若耶: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溪。垣衣:青苔。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答案相同:都有触发人物情感、乐景反衬哀情的作用。王诗用柳色青青、杏花艳放的乐景反衬旅客的春愁,林诗用绿苔满阶、社燕飞翔的乐景反衬病人的春愁。不同:林诗景物描写还有哀景衬托哀情的作用,用海棠落尽的哀景衬托病人的春愁。5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