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基础知识

《X射线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射线基础知识(3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X射线基础知识射线基础知识原子/分子外层电子 分子振动 射线 X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波一、概述1、X射线的发展射线的发展:三个阶段1895年 伦琴发现X射线1912年 劳厄等证实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晶体衍射1913年 布拉格建立了布拉格定律晶体衍射公式 d 为晶面间距 ; 为衍射角 n 为衍射级次 2 sinnd 固定, d 测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仪) d 固定, 分光 1913年 莫塞莱发现了X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间的关系 Z(原子序数)元素分析基础 X射线光谱分析及X射线荧光分析法1948年 第一台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分析仪 2 sinnd 思考:为什么X
2、射线出现晶体衍射,紫外、可见未出现?2、X射线光谱分析的特点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子探针微分析(1)优点:1)快速、多元素分析(与原子发射类似)2)与化学态无关(内层电子跃迁)3)非破坏性分析4)全元素分析C-U 检测限1 (不能做微量)5)精密度高6)易解析 (荧光谱线较发射光谱简单)7)表层分析 (分析厚度0.1-1m)(表面分析 nm级)(2)缺点:1)定量困难(固体样品)2)检测限高(1),不能做微量分析3)轻元素(MB)不能检测,灵敏度低 二、X射线物理基础 波长范围:0.0120 nm 0.01 nm 超硬X射线 0.01-0.1nm 硬X射线 0.1-1nm 软X射线 X荧光分析波
3、段: 0.044.4 nm1、X射线的产生射线的产生X射线的定义:由高速电子撞击物质的原子所产生的电磁波X射线:连续谱+特征谱(1)X射线连续谱轫致辐射高压:几万-几十万伏真空管: 阳极(靶):高熔点金属(W、Fe、Ni) 阴极:W丝 窗口:Be当高速电子撞击金属靶,丧失动能,转化为热能和X射线(1%)连续谱特点:1)有短波限:首次碰撞即停止 无长波限:可无限次多次碰撞 Imax=1.5min IZV2 Z,Iminmax/hcheVVeVhc/4 .12/minV:KV;:IKVImax2)产生)产生X射线的效率射线的效率 Z,;V, 例如 铑靶=0.25% (V=50kV)效率低,绝大多数
4、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阳极靶需要循环水冷却3) KV3) KV上升上升 超过某一临界电压(超过某一临界电压(入射电子能量入射电子能量电子电子结合能结合能),产生特征谱),产生特征谱其原理: 高能电子原子内层电子空穴 退激发 X射线例:Mo靶 20kV 连续+特征谱同一壳层,Z,所需的临界电压kV091.1*10 Z*V(2)特征谱1)K系谱线: K层电子被逐出,L、M、NK /()knkhcEEK K系:系: K K K K K K11, K, K2 2 K K11,K,K22系系: 系系:选择定则选择定则: :(同层不能跃迁)(同层不能跃迁)(相同不能跃迁)(相同不能跃迁),(时,(时,)ML
5、 3 2 1K3D5/23D3/23P3/23P1/23S1/22P3/22P1/22S1/21S1/2K2 2 K1 K1 K2L1 1 L2 L1特征谱的特点特征谱的特点A、VV临 特征谱(入射电子能量电子结合能)B、同种元素 V临kV临LV临MC、同壳层 Z越大,电子结合能En越大, V临越大D、遵守莫塞莱定律 R为里德堡常数,为屏蔽常数:K系: =1 Z,En 定性分析的基础2)(1ZKR222111nnK2)谱线强度 对同一原子,特征谱线的强度比基本恒定K系: I IKK:I IKK = 150= 150:2020 I IK1K1:I IKK2 2 = 2= 2:1 13)L、M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