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连接体.

《可摘局部义齿-连接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摘局部义齿-连接体.(2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2连接体(连接体(connector)分为大连接体、小连接体分为大连接体、小连接体连接体设计目的连接体设计目的 分散分散牙合牙合力、稳定、连接固位体力、稳定、连接固位体 增加义齿强度增加义齿强度 减小义齿面积,减小不适感及对发音影响减小义齿面积,减小不适感及对发音影响3使用大连接体增加了义齿使用大连接体增加了义齿的强度,减小了基托面积的强度,减小了基托面积45连接体设计的要求连接体设计的要求 有足够强度有足够强度 与解剖形态相适应,不影响唇、颊、舌运动与解剖形态相适应,不影响唇、颊、舌运动 大小、形态与所在部位、受力情况相适应,边大小、形态与所在部位、受力情况相适应,边缘圆钝缘圆钝 不进入软
2、硬组织倒凹区,骨性突起、龈乳头、不进入软硬组织倒凹区,骨性突起、龈乳头、游离龈等位置需缓冲游离龈等位置需缓冲 缺牙少,基牙健康时采用刚性连接;缺牙多,缺牙少,基牙健康时采用刚性连接;缺牙多,基牙健康差时采用弹性连接或应力中断连接基牙健康差时采用弹性连接或应力中断连接 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尽量小巧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尽量小巧6Major connector连接牙弓两侧义齿各部分为一整体连接牙弓两侧义齿各部分为一整体传递、分散传递、分散牙合牙合力力缩小体积、增加强度、更舒适、美观缩小体积、增加强度、更舒适、美观大连接体类型大连接体类型1.1. 腭杆(前腭杆、后腭杆、侧腭杆)腭杆(前腭杆、后腭杆、侧
3、腭杆)2.2. 腭板腭板3.3. 舌杆舌杆4.4. 舌板舌板5.5. 唇、颊杆唇、颊杆7Palatal bar前腭杆(前腭杆(anterior palatal bar)腭隆突前,腭皱襞后,双侧第一前磨牙之间腭隆突前,腭皱襞后,双侧第一前磨牙之间薄而宽,厚薄而宽,厚1mm,宽,宽68mm离开龈缘离开龈缘46mm以上以上前腭杆后移至第二前磨牙时,又称中腭杆前腭杆后移至第二前磨牙时,又称中腭杆8后腭杆(后腭杆(posterior palatal bar)腭隆突后,颤动线前,两端弯向第一、二磨牙之间腭隆突后,颤动线前,两端弯向第一、二磨牙之间厚而窄,厚厚而窄,厚1.52.5mm,中间较两端厚,宽,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