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二部分

上传者:20****2 2022-06-20 18:01:09上传 PPT文件 6.25MB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二部分_第1页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二部分_第2页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二部分_第3页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二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二部分(5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文物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鉴赏与科技考古Primarily authentication and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主讲人:黎晓华主讲人:黎晓华 H1-403 单位:单位: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Email: 课程内容v第一章:绪论v第二章:文物鉴赏与考古学基本知识v第三章:青铜器收藏与鉴定基础v第四章:古钱币收藏与鉴定基础v第五章:铜镜收藏与鉴定基础v第六章:金银器收藏与鉴定基础推荐的书目u杨静荣 著,古陶瓷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u张懋鎔 著,青铜器鉴赏,漓江出版社,1993。u上海钱币学会主编,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上海远东出版社

2、,1985。u丁 孟 著,铜镜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u王琦、林健 编著,文物鉴定基础,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u马承源 著,文物鉴赏指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第二章:文物鉴赏与考古学基本知识 v【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 学科。实物史料包括传世文物和考古发掘工作中获得的遗迹、遗物。考古工作者据以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国历史悠 久,古代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北宋开始已有研究古代金石器物的“金石学”;二十世纪初,开始有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

3、行研究,使考古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v【遗迹】 指古代的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 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寺 庙址等,还包括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井、窑址、壕沟、栅栏、围墙、界壕等等。 v【树木年轮断代】 利用古代木材断代法以确定古代遗迹年代的一种方法。树木生长,每年春长秋止,在树干横截面上,木质疏密相间,显出的圆圈即谓“年轮”。树木年轮的厚薄是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同一地区的树木有着相近的年轮变化 。v【穆斯堡尔断代】 埋藏在地下、水下或地表的陶片,

4、受到高能宇宙射线和地层内天然放射性物质 的照射,陶片晶粒中的缺陷会逐渐增加,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四季变化,使陶质 产生水合作用,陶质内部产生多孔性,氧化铁粒子被剥离得越来越小。鉴于铁是继硅 、铝、 氧后第四个最富元素,任何制陶原料中都含有足以产生穆斯堡尔效应的铁的因素,检测人员依据所测陶片的不同效应变化,判断出标本的年代 。v【放射性碳素断代】 测定古代遗存绝对年代的一种方法。自然界中的碳有其放射性的同位 素碳4, 这种碳在有机物所含碳素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动植物死后,则大约每隔年减少为原有量的一半。因此 ,根据古代遗留下来的有机物中碳1放射性的减少程度,便可以测知其死亡的年代 。v【热释光断代】根

5、据岩石自古以来受到天然射线辐照而俘获的电子几亿年来被牢 固地捕捉住的事实,提出了热释光测定年代的观点 。 一.旧石器时代的几个代表性文化类型旧石器时代的几个代表性文化类型 v【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1年发现于北京市西南郊周口店镇西的龙骨山上 ,距今七十至二十万年. v【元谋人及其文化】年在云南元谋县距 今一百七十万年左右. v【蓝田猿人及其文化】1963年在陕西 蓝田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 。v【丁村人及其文化】1954年山西省襄汾县丁村。距今约十万年 。 v【许家窑人及其文化】1974年山西阳高许家窑村 ,距今十万年左右。 v【山顶洞人及其文化】距今约.万年二。新石器时代的几个代表性文化类型二。新

6、石器时代的几个代表性文化类型 v【老官台文化】距今约7000 年,老官台文化 的堆积较薄,房屋稀少。陶器以手制细泥红陶及夹砂粗红陶碗、钵、罐、鼎为主。石器 为磨光的石凿。陕西华县 v【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及渑池仰韶村遗址为代表,距今6000-7000年, v【裴李岗文化】 河南新郑,距今6000年,特点:石器、红陶。v【磁山文化】公元前6000年 ,河北武安县,特点:石斧、石镰不带齿、红陶、小口平底瓶。v【马家窑文化】分布于甘肃和青海东北部以 及宁夏一部分地区。公元前3200-2900年,特点:黑彩陶、粗红陶、石器 。 v【齐家文化】青海和政县齐家坪,公元前2000年 。特点:红铜、青铜、

7、红陶双耳罐、玉器。v【青莲岗文化】江苏淮安青莲岗,公元前5400-4400年,特点:打制石器、红陶。 v【大汶口文化】山东泰安大汶口,公元前4300年,特点:石质渔具、玉器、黑陶。 v【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公元前5100年,特点:杆栏式建筑、石器、陶器、玉器。 v【马家浜文化】浙江马家浜遗址,公元前4500年,特点:生产工具以石、骨、角器。陶器以红陶为主。最早纺织品:野生葛布片 。v【崧泽文化】上海青浦县,公元前3500年,特点:石器钻孔技术 。v【良渚文化】 浙江杭县良渚镇,公元前2000年,特点:精彩纷呈玉 制品琮、璧、锥、坠、戚等,标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玉工艺的高峰 。陶器以磨

8、光黑皮陶为主。 v【大溪文化】四川巫山大溪,分布长江湖北两岸,公元前4400-3300年,特点:打制石器及矛、锥、针等骨器,手制红陶及彩陶。 v【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屈家岭,公元前3000-2600年;特点:磨制石器、灰陶、彩陶纺轮 v【红山文化】内蒙赤峰,公元前3500年,特点:狩猎、畜牧及少量农耕文化 ,以玉器为主三.不同历史时期的青铜器 v【夏代的青铜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为代表,二里头文化出土的青铜器,酒器有爵、斝(jia) 、盉食器有鼎,乐器有单翼铃,这些青铜礼器表 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陶质块范铸造法比较熟练。 v【商代早中期的青铜器】从商汤灭夏到武丁之前,为商

9、代的早中期,以酒礼器为主的商代青铜器体制业已建立。兵器、农具的种类大都俱全。陶范铸造上发明了分铸法以解决复杂的器物和活络部件的铸制。以郑州二里岗文化为代表。 v【殷墟时期的青铜器】河南殷墟商晚期,兽面纹峻深锐利的雕刻手法趋向圆浑。出现较长篇幅的记事铭文。 v【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基本上为抽象的各种变 形纹饰所垄断。铸器作铭的习惯日重,出现许多有长篇铭文的重器 v【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由粗犷开始向精丽发 展,出现了较为复杂和繁密的四方连续动物纹 。 交龙纹鑑 v【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战国中晚期,青铜铸造业和 青铜工艺逐渐衰退。以精美纹饰为主要特色的中国青铜器,由 于素面器的普遍行用而呈退势 。

10、 v【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 安车代表了秦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水平。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 - - 发现发现 1969年9月10日下午,甘肃省武威地区金羊乡新鲜大队的民工,在武威县北郊一公里处雷祖庙的雷台之下开挖战备地道时,无意间挖掘出了一座东汉的将军墓,出土了相当可观的一批青铜车马佣。墓主的身份,依考据马俑胸前的铭文记载,应为“守张掖长张君”陆墓,赙赠者为“左骑千人张掖长”。 墓中出土的文物共计231件,其中有三颗铸有“将军”字样的银印,另可贵的是其中有一雄伟壮观的仪仗队,在仪仗队伍的最前面带头的,就是马踏飞燕。马踏飞燕马踏飞燕 - 形状外观形状外观马踏飞燕的奔马身高34

11、.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马踏飞燕马踏飞燕 - 力学分析力学分析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马踏飞燕 -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马踏飞燕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3217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