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腹膜病变的CT表现

上传者:5****1 2022-07-06 17:27:02上传 PPT文件 5.14MB
腹膜病变的CT表现_第1页 腹膜病变的CT表现_第2页 腹膜病变的CT表现_第3页

《腹膜病变的CT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膜病变的CT表现(10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腹膜病变的CT诊断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腹膜 腹膜是覆盖于腹、盆腔壁及腹腔脏器表面、由间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的一层浆膜 覆盖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较厚腹膜为壁层腹膜 腹腔脏器表面的较薄腹膜为脏层腹膜 由壁层腹膜及脏层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腔隙,称为腹膜腔 脏腹膜与壁腹膜之间相互移行、反折,形成网膜、系膜和韧带网膜 小网膜:自肝门向下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大网膜: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腹膜结构 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隙,属于腹膜腔的一部分,又称小腹膜腔;网膜囊通过网膜孔与前方的腹膜腔相通系膜 系膜是由壁、脏层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形成许多

2、将器官系连固定于腹、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内包含出入脏器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等肠系膜:是将空、回肠系连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活动度大,是系膜扭转产生肠梗阻的易发部位腹膜病变的CT诊断 炎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 肿瘤样病变 鉴别诊断一、结核性腹膜炎 慢性结核杆菌弥漫性腹膜感染 常继发于肠、肺等结核 腹胀、腹痛及结核中毒等症状 腹部触诊有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 病理-不同阶段表现不同: 初期 : 以充血、水肿为主 进展: 以结核性肉芽肿为主,增厚、粘连及渗出或小结节 后期: 以纤维组织和干酪坏死为主,增厚、粘连严重结核性腹膜炎 CT表现: 腹水,常为中少量 壁腹膜增厚呈

3、线带状,并有强化 肠系膜污垢状改变 大网膜增厚、粘连,部分呈饼状改变,强化明显 可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 患者,男,36岁,低热,血沉加快,PPD(+)。中等量腹水结核性腹膜炎 腹膜光滑增厚,肠系膜血管增粗结核性腹膜炎 腹水,肠系膜及大网膜改变, 肠系膜淋巴结增大、钙化结核性腹膜炎壁腹膜增厚、强化,大网膜呈饼状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二、肠系膜脂膜炎 肠系膜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 脂肪坏死、炎性细胞侵润和纤维化呈不同比例混杂存在 90%以上病人累及小肠系膜,偶累及结肠系膜 病因不明:特发性炎性病变,腹部手术、肿瘤有关 临床上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无特异性,少数无症状 少数白细

4、胞、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 CT特征 脂肪肿块 肠系膜大血管周围,分界清楚,不强化 “脂肪环”征 血管周围脂肪密度影围绕,无血管侵犯 “假包膜”征 边缘条索影(自限性反应) 病变晚期可见病灶内血管扩张、受压改变 少数肿块内见囊变、钙化影,肿大淋巴结肠系膜脂膜炎 小肠系膜密度增高,脂环征,假包膜 小肠系膜密度弥漫增高,累及横结肠系膜及网膜,病变与正常腹部脂肪界限清楚,局部可见假包膜肠系膜脂膜炎 肠系膜根部增高 20肠系膜脂膜炎 病灶主要位于肠系膜根部,肠管向心性聚拢肠系膜脂膜炎 严重纤维化导致小肠收缩,肿块内部因营养障碍所致的钙化以及低密度的脂肪腹膜病变的CT诊断 炎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 肿瘤样病变

5、 鉴别诊断一、腹膜间皮瘤 起源于间皮或向间皮细胞分化的间皮瘤细胞 发病率约为1-2/100万,属临床罕见肿瘤 多见于40岁以上,男多于女 临床可有腹痛、腹胀等,无特异性 病因不明:石绵性原因;非石棉性原因腹膜间皮瘤 分类 根据良恶性:良性、低度恶性、恶性 根据组织学形态:上皮型(较多)、纤维型和混合型 根据病变范围:弥漫型(较多)和局限型 根据有无腹水:干性、湿性和混合性 根据肿瘤成分:实性、囊性和囊实性 CT征象 以排除性诊断为主,确诊需病理 弥漫型 显著的腹腔积液 腹膜不规则增厚,板层状改变 广泛分布的腹膜结节、肿块 腹膜增厚及结节肿块明显强化 局限型 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壁结节 肿

6、瘤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 一般无远处转移及腹水腹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 局限性腹膜间皮瘤,腹腔内扁平状软组织肿块影,增强边缘不均匀强化腹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腹膜板层状增厚,局部钙化腹膜间皮瘤 腹膜间皮瘤,腹膜增厚,包绕肝脏及肠管腹膜间皮瘤30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 发生于胃肠道外网膜、系膜韧带等处 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表型相同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大差异 多以腹痛、腹胀包块就诊CT表现 类似于恶性GIST EGIST体积常较大,易坏死 以圆形或卵圆形为主 强化明显,多呈不均,边界清晰,瘤内无气-液平面 转移和播散 肝脏和腹膜转移为主, 腹水和淋巴结转移少见胃肠道外间质瘤

7、 恶性GIST(乙状结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 恶性GIST(胃结肠韧带) 恶性GIST(大网膜)胃肠道外间质瘤三、腹腔假性粘液瘤 腹膜继发性肿瘤,来源于阑尾的粘液腺瘤 临床特异性表现为反复大量的胶冻状粘液样顽固性腹水 粘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 两个特点 粘液性腹水 粘液中肿瘤细胞 CT表现单或多囊样肿块密度似水或略高可有囊壁,大多厚度一致边缘性强化脏器表面形成扇贝状压迹(典型征象)大量粘液性腹水:改变体位无流动可有斑点状钙化部分显示原发灶、腹膜结构受侵、淋巴结肿大腹腔假性粘液瘤肝脏表面扇贝状压迹,脾脏基本全部被吞噬,左侧腹腔钙化灶 钙化的形成与其粘液中含有类似软骨内的粘多糖样物质有关腹

8、腔假性粘液瘤肝脏表面无扇贝状压迹,阑尾区可见阑尾粘液囊肿腹腔假性粘液瘤 肝脏外缘不典型压迹,受压成块状的肠系膜形成“网膜饼征”,右侧腹腔钙化灶腹腔假性粘液瘤 腹水密度较高,内可见粗细不均的线条状分隔;因腹水为胶冻样液体, 故肠管受压不能到达前腹壁;若改变体位,无腹水流动现象腹腔假性粘液瘤40囊样低密度肿块,CT值高于水,多囊,分隔,囊壁厚度不一腹腔假性粘液瘤囊样低密度肿块,部分边缘性强化腹腔假性粘液瘤 肝表面扇形压迹;脾脏受侵腹腔假性粘液瘤 网膜、腹膜及肠系膜侵润性改变;腹膜种植物,网膜饼腹腔假性粘液瘤四、腹膜转移瘤 常见于多种盆腹部恶性肿瘤(胃、结肠或巢肿瘤等) 无原发肿瘤病史者,临床表现多

9、缺乏特异性 转移途径: 沿系膜、韧带直接蔓延 腹膜腔种植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CT表现多种多样,与原发灶及转移途径有关腹水:多中到大量,局限性(种植转移)网膜改变:浑浊、增厚、结节、网膜饼、囊样改变腹膜改变:壁或脏腹膜,增厚、结节,脏器压迹肠系膜:浑浊样、结节状改变小肠壁增厚和肠管移位部位:右侧多见(隔下负压及右结肠旁沟)增厚处可见强化,与正常腹膜强化不同可伴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膜转移瘤腹膜转移瘤 胃低分化腺癌腹腔转移腹膜转移瘤转移性腹水(卵巢癌)腹膜转移瘤腹膜转移(腹水,网膜饼)腹膜转移(孤立腹膜结节)腹膜转移瘤腹膜转移性粘液腺癌50五、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 除腹腔淋巴结肿大外,通常还有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8682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