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胰腺病变CT诊断

上传者:97****76 2022-07-16 10:24:51上传 PPT文件 11.87MB
胰腺病变CT诊断_第1页 胰腺病变CT诊断_第2页 胰腺病变CT诊断_第3页

《胰腺病变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腺病变CT诊断(14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胰腺疾病的胰腺疾病的CT诊断诊断第一节第一节 胰腺的正常解剖和变异胰腺的正常解剖和变异一、胰腺的正常解剖一、胰腺的正常解剖(一)位置(一)位置 右:十二指肠右:十二指肠 左:脾门左:脾门 前:腹膜前:腹膜小网膜囊后壁小网膜囊后壁胃后壁胃后壁 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神经丛、胸导管起始部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神经丛、胸导管起始部(二)形态和大小:(二)形态和大小: 长约长约17-19.5cm17-19.5cm 宽宽 1.5-5.0cm1.5-5.0cm 厚厚 0.5-2.0cm0.5-2.0cm(三)胰腺的分部:(三)胰腺的分部: 头、颈、体、尾,无绝对分界头、颈、体、尾,无绝对分界

2、胰腺的侧位观胰腺的侧位观1. 1. 胰头部:胰头部:最宽大,上下右被十二指肠圈最宽大,上下右被十二指肠圈 包绕后部无包膜包绕后部无包膜 紧邻: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外部、右肾紧邻: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外部、右肾 静脉末端静脉末端 最下部为胰头钩突最下部为胰头钩突2. 2. 胰颈部:胰颈部:连接胰头和胰体的部分:后面连接胰头和胰体的部分:后面 有肠系膜上静脉通过,与脾静脉会合成有肠系膜上静脉通过,与脾静脉会合成 门静脉主干。门静脉主干。3. 3. 胰体部:胰体部: 包膜:前面有小网膜囊后壁的腹膜覆盖。包膜:前面有小网膜囊后壁的腹膜覆盖。 背面无包膜背面无包膜 紧邻:背面: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起紧邻

3、:背面: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起始部,膈肌左脚、左肾上腺,左肾以及所属血管始部,膈肌左脚、左肾上腺,左肾以及所属血管 上缘:腹腔动脉及其分支。上缘:腹腔动脉及其分支。脾动脉由腹腔动脉发出后沿胰腺上缘左行。脾动脉由腹腔动脉发出后沿胰腺上缘左行。 后缘:脾静脉后缘:脾静脉 前缘:胃后壁前缘:胃后壁4. 胰尾部:胰尾部:末端与脾门相连,各部均有腹膜覆盖。末端与脾门相连,各部均有腹膜覆盖。 紧邻:脾动脉和脾静脉共同在尾深部行走,伴紧邻:脾动脉和脾静脉共同在尾深部行走,伴 同胰尾抵达脾门。同胰尾抵达脾门。胰腺的动脉系统及分布胰腺的动脉系统及分布(四)胰腺管(四)胰腺管1. 主胰管:起始部:胰尾主胰管:

4、起始部:胰尾 开口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十二指肠乳头 开口类型:通常四种开口类型:通常四种2. 副胰管副胰管 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胰背动脉,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胰背动脉,胰横动脉及脾动脉分支胰横动脉及脾动脉分支(五)胰腺的血管(五)胰腺的血管二、胰腺的变异二、胰腺的变异1. 右位胰腺:见于内脏转位右位胰腺:见于内脏转位2. 分叉胰腺:形成两部分胰尾分叉胰腺:形成两部分胰尾3. 环状胰腺:呈环状包绕十二指肠降部环状胰腺:呈环状包绕十二指肠降部4. 胰头异常:随主胰管长入十二指肠胰头异常:随主胰管长入十二指肠5. 异位胰腺:与胰腺本身无连接的异位胰异位胰腺:与胰腺本身无连接的异位胰 腺组织腺

5、组织第二节第二节 正常胰腺的正常胰腺的CT表现表现一、胰腺位置一、胰腺位置1-4 1-4 正常胰腺:正常胰腺:1. 1. 胰体尾胰体尾1-4 1-4 正常胰腺:正常胰腺:1.1.胰体尾胰体尾胰头体尾胰头体尾 3. 胰头胰头4. 4. 胰钩突胰钩突5-7 5-7 正常胰腺正常胰腺: 5.: 5.胰体尾胰体尾 6. 6. 胰头体尾胰头体尾7. 胰头胰头8-11 8-11 正常胰腺正常胰腺: 8.: 8.正常胰体尾及门静脉平扫正常胰体尾及门静脉平扫9. 9. 正常胰头、体尾及门静脉平扫正常胰头、体尾及门静脉平扫10. 10. 正常胰体尾及门静脉增强正常胰体尾及门静脉增强11. 11. 正常胰头体尾及

6、门静脉增强正常胰头体尾及门静脉增强二、胰腺走向:二、胰腺走向:1. 斜形:首先见胰尾斜形:首先见胰尾2. 横形:头、体、尾同时见横形:头、体、尾同时见3. 马蹄形:首先见胰体马蹄形:首先见胰体4. S形:视高低而定形:视高低而定 均匀,或不均匀均匀,或不均匀 CT值低于肝脏值低于肝脏30-50HU 密度的变化取决于脂肪含量密度的变化取决于脂肪含量四、胰腺的大小四、胰腺的大小(一)测量值(一)测量值 头部:头部:233mm 颈部:颈部:192.5mm 体部:体部:203mm 尾部:尾部:157.5mm(二)与(二)与L2横径比较横径比较(胰腺各部(胰腺各部/椎体横径比)椎体横径比) 头部头部/椎

7、体横径:椎体横径:1/21 体部体部/椎体横径:椎体横径:1/32/3 尾部尾部/椎体横径:椎体横径:1/52/5(三)胰腺的外形(三)胰腺的外形 局部隆起局部隆起; 边缘呈锯齿状边缘呈锯齿状; 脊柱弯曲可致胰变形脊柱弯曲可致胰变形(四)识别胰腺的要点(四)识别胰腺的要点 1. 肠系膜上动脉:苹果柄状突起肠系膜上动脉:苹果柄状突起 2. 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降部 3. 脾静脉脾静脉第三节第三节 CT检查适应证检查适应证一、胰腺肿瘤一、胰腺肿瘤二、胰腺及胰周肿块的鉴别诊断二、胰腺及胰周肿块的鉴别诊断三、胰腺炎的诊断三、胰腺炎的诊断四、四、CT导向行胰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导向行胰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第四节

8、第四节 CT检查技术检查技术一、检查前准备一、检查前准备1. 空腹空腹2. 服稀碘服稀碘3. 胃十二指肠低张胃十二指肠低张二、检查方法二、检查方法1. 仰卧仰卧2. 平扫平扫3. 增强:快速增强:快速4. 层厚间隔层厚间隔3-5mm第五节第五节 胰腺炎的胰腺炎的CT诊断诊断概述概述CT诊断的优点:诊断的优点:对组织解剖分辨率高对组织解剖分辨率高不受肠气和腹部脂肪的影响不受肠气和腹部脂肪的影响术后局部留置引流管不妨碍检查术后局部留置引流管不妨碍检查扫描视野较宽,可同时观察周边组织及器官扫描视野较宽,可同时观察周边组织及器官应用指征:应用指征:协助临床诊断可疑胰腺炎协助临床诊断可疑胰腺炎了解胰腺炎

9、并发症了解胰腺炎并发症胰腺炎治疗后随访胰腺炎治疗后随访协助临床判断严重程度协助临床判断严重程度CT导向下穿刺诊治导向下穿刺诊治一、急性胰腺炎一、急性胰腺炎(一)病因和病理(一)病因和病理1. 病因病因(1)胆源性:引起阻塞)胆源性:引起阻塞胆汁反流胆汁反流胰管内压胰管内压, 胰液胰液外溢,胰蛋白酶元被激活顾胰蛋白酶外溢,胰蛋白酶元被激活顾胰蛋白酶胰组织自溶(无菌胰组织自溶(无菌性急性胰腺炎),胆盐激活脂肪酶性急性胰腺炎),胆盐激活脂肪酶导致脂肪坏死导致脂肪坏死(2)酒精性)酒精性(3)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4)其它不明原因)其它不明原因2. 病理病理:早期:胰腺间质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

10、润,早期:胰腺间质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 胰腺轻度肿胀胰腺轻度肿胀病情发展:出血、坏死(局灶性或弥漫性),病情发展:出血、坏死(局灶性或弥漫性),腺泡及小叶结构不清,胰腺内、周边、肠系膜、腺泡及小叶结构不清,胰腺内、周边、肠系膜、网膜及后腹膜脂肪不同程度坏死网膜及后腹膜脂肪不同程度坏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持续腹痛持续腹痛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低血压休克低血压休克腹膜炎体征腹膜炎体征黄疸黄疸多器官衰竭多器官衰竭血、尿淀粉酶,胰蛋白酶增高血、尿淀粉酶,胰蛋白酶增高CT表现:表现:1、急性单纯性胰腺炎、急性单纯性胰腺炎(间质性胰腺炎及水肿型胰腺炎)(间质性胰腺炎及水肿型胰腺炎)胰体积肿大胰体积肿大胰密

11、度降低胰密度降低胰轮廓清楚或模糊胰轮廓清楚或模糊胰周包膜增厚,轻度掀起胰周包膜增厚,轻度掀起增强扫描强化均匀增强扫描强化均匀12. 12. 间质性胰腺炎(平扫):胰腺体尾肿大间质性胰腺炎(平扫):胰腺体尾肿大13. 13. 间质性胰腺炎间质性胰腺炎: : 胰腺体尾肿大胰腺体尾肿大14-15 14-15 间质性胰腺炎间质性胰腺炎: 14 : 14 胰腺体尾部肿大(平扫)胰腺体尾部肿大(平扫)15. 15. 胰腺体尾部肿大(增强)胰腺体尾部肿大(增强)16. 16. 胆总管下端(胰头内)结石胆总管下端(胰头内)结石17. 17. 胆总管扩张、胰管显影胆总管扩张、胰管显影18. 18. 胰腺体部轻度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961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