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07-应急救援



《安全管理07-应急救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07-应急救援(2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掌握程度。 第一节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第二节第二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第三节第三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尽可能地降低事故
2、的后果,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坏等。(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
3、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具有具有的特点。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的特点。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准确准确,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
4、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有效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训练,应急设备 (设施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二、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二、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l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第(第17、33、68条规定);条规定);l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l消防法消防法l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l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第49、
5、50条);条);l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第7条);条);l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第31条);条);l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等。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等。2006年年1月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
6、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会安全事件4类,分为类,分为级(特别重大)、级(特别重大)、 级(重大)、级(重大)、 级(较大)和级(较大)和级(一般)四级。级(一般)四级。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等等9个事故灾难类突发公个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年,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6项部门预案,完善了国家安全项部门预案
7、,完善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发布了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行业标准,(行业标准, 2006-11-01 实施)。实施)。二、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二、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四个层次)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四个层次)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后的各个过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一是预防事故发生;二是降低事故后果;一是预防事故发生;二是降低事故后果;应
8、急机构的建立和职责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应急机构的建立和职责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维设、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的衔接等;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疏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救援等;救援等;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 清理废墟等。清理废墟等。响应准备预防恢复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一个完整的应
9、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组织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运作机制包括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运作机制包括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法制基础包括紧急状态法、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标准法制基础包括紧急状态法、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标准等;保障系统包括信息通信、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等;保障系统包括信息通信、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财务。典型的响应级别可分为典型的响应级别可分为3级:级:。 应急体系应急体系组织体制组织体制 运作机制运作机制 法制基础法制基础 保障系统保障系统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 功能部门功
10、能部门 应急指挥应急指挥 救援队伍救援队伍统一指挥统一指挥 分级响应分级响应 属地为主属地为主 公共动员公共动员 紧急状态法紧急状态法 应急管理条例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政府令 标准标准 信息通信信息通信 物资装备物资装备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经费财务经费财务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按过程分为按过程分为。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的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建立事故指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建立事故指挥系统。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前挥系统。现场应急指挥系
11、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前已建立,预先对指挥达成一致意见。已建立,预先对指挥达成一致意见。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警情判断警情判断响应级别响应级别应急启动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关闭关闭)中心人员到位中心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现场指挥到位现场清理现场清理解除警戒解除警戒善后处理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事故调查人员救助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医疗救护人群疏散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现场监测现场监测专家支持专家支持扩大应急扩大应急申请增援申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