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电磁辐射基础.(6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二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1 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2.2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2.3 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2.4 地面物体反射光谱地面物体反射光谱2.1 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电磁波和电磁波谱 电磁波: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包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 电磁波的产生: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的性质1.不需要传播介质2.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3.波动性:波动性
2、:电磁波传播到气体、液体、固体介质时,会发生反折射、吸收、透射等现象4.粒子性:粒子性:传播过程中,若碰到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引起电磁波的强度、方向等发生改变。5.叠加原理:两列以上的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空间质点的振动表现为各单列波质点振动的矢量合成。6.相干性和非相干性7.衍射和偏振(遥感器的几何图象分辨率,波长越长,偏振现象越显著,偏振摄影和雷达成像)8.多谱勒效应(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电磁波谱 按照电磁波的波长(频率的大小)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称为电磁波谱。电磁波谱区段的界限是渐变的,一般按产生电磁波的方法或测量电磁波的方法来划分。 遥感采用的电磁波波段可以从紫外一直到微波波段紫外一
3、直到微波波段。遥感传感器就是在通过探测或感测不同波段的电磁波谱的发射、反射辐射能级而成像的,可以说电磁波的存在是获取图像的物理前提。电磁辐射的有关概念辐射源辐射源: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体。任何物体都能够吸收其他物体对它的辐射,也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太阳辐射: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的重要辐射源自然辐射源地球电磁辐射:远红外遥感的辐射源人工辐射源 人为发射,如雷达(微波雷达辐射源,激光雷达辐射源)基本物理名词:辐射能量(基本物理名词:辐射能量(Q)、辐射通量(辐射功率,)、辐射通量(辐射功率,)、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W)、辐射照度()、辐射照度(E)、辐射强度()、辐
4、射强度(I)、辐射亮度)、辐射亮度(L)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电磁辐射是具有能量的,它表现在: 使被辐照的物体温度升高 改变物体的内部状态 使带电物体受力而运动 辐射能量(辐射能量(Q)的单位是焦耳()的单位是焦耳(J)辐射通量辐射通量 (radiant flux)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表面的辐射能量: = Q/ t 辐射通量(辐射通量()的)的单位是瓦特单位是瓦特=焦耳焦耳/秒(秒(W=J/S)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 (irradiance) E、(radiant exitance) M 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 E辐照度辐照度= / A M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 / A辐射通量密度
5、辐射通量密度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米米(W/m)法向法向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M):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向半球空间(2立体角)内发射的辐射能量。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通量。辐照度辐照度(E):):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即照射到物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在光学遥感中,有以下的辐照度参数: 大气层外太阳辐照度(F0) 地表入射辐照度(Es) 天空漫反射辐照度(Edif) 太阳直射辐照度(Edir)辐射强度辐射强度 (radiant intensity) I 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是指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向某一方向发出的辐
6、射能量。即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通量:I= / 辐射强度(辐射强度(I)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球面度(球面度(W/Sr)=A/R 定义立体角为曲面上面积微元定义立体角为曲面上面积微元ds与与其矢量半径的二次方的比值。其矢量半径的二次方的比值。辐射亮度辐射亮度 (radiance) L 一般辐亮度是描述面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是指面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在某一垂直于辐射方向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即辐射源在单位投影面积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L= 2 / A cos 辐射亮度(辐射亮度(L)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 / 米米球面度(球面度(W/mSr)辐射亮度辐射亮度
7、 (radiance) L 通常人们更多的使用如下的定义:单位投影面积、单位波长、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亮度:L= 3 / A cos 这时辐射亮度(这时辐射亮度(L)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 / 米米微米微米球面度(球面度(W/mmSr) 当辐射源的面元非常小时,可以看做一个点,这时的辐亮度与辐射强度具有如下的关系:I=L A cos立体角立体角:球半径为r的球面被一个圆锥所截取的球面表面积与球半径的平方的比,单位为球面度sr(steradian )。2()Asrr 球、半球的立体角?立体角经常用极坐标下的天顶角和方位角来表示。一个立体角的微分可以表示为:22d( d )( sin d
8、 )dsin d d =d dArrrr 其中, 天顶角的范围0180,也可以是090(上半球),或者是90180(下半球)。方位角的范围0360。cos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 辐射通量是波长的函数,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通量称为分谱辐射通量: = / 1- 2间隔内的 (1- 2)? 总辐射通量 ?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微米(微米(W/m)分谱?分谱?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分谱辐射强度“分谱”两字可以忽略小小 结结辐辐 射射 度度 量量 一一 览览 表表辐射量辐射量符号符号定义定义单位单位辐射能量辐射能量Q焦耳焦耳(J)辐射通量辐射通量 (2) Q/
9、t( )瓦瓦(W)辐照度辐照度E (2) / A ( )瓦瓦/米米(W/m)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M (2) / A ( )瓦瓦/米米(W/m)辐射强度辐射强度I (2) / ( )瓦瓦/球面度球面度(W/Sr)辐射亮度辐射亮度L 2(3) / A ( ) 瓦瓦/米米球面度球面度(W/m Sr)基本辐射量总结:基本辐射量总结: 表征辐射的物理量很多:能量、通量、密度、强度、亮度,以及谱(分谱)需要注意的是: 文献中的称谓不尽相同,关键看单位 最重要的是密度(辐照度)和亮度 凡是涉及面积的都要注意使用法向面积,即cos辐射测量的基本定律A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点源向A所张的立体角。这时辐照度可表示
10、为:22/(/)(/)(cos/)/cos/EAAIArAIr 物体的发射辐射黑体辐射 1860年,基尔霍夫得出了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辐射体这一定律。它说明了凡是吸收热辐射能力强的物体,它们的热发射能力也强;凡是吸收热辐射能力弱的物体,它们的热发射能力也就弱。 绝对黑体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没有反射和透射的物体称为黑体。( , )( , )BMTMT 不透明的物体:对入射到它上面的电磁波只有吸收和反射作用,吸收率(,T)+反射率(,T)=1。 一般物体:系数都与波长和温度有关。 绝对黑体: 吸收率(,T) 1,反射率(,T)0; 绝对白体
11、: 反射率(,T)1,吸收率(,T)0,与温度和波长无关。 1900年普朗克用量子理论概念推导黑体辐射通量密度M(,T)和其温度的关系以及按波长分布的辐射定律: 该公式描述了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波长分布的关系。其中, h: 普朗克常数,h=6.626075510-34 Ws2 k: 玻尔兹曼常数,k=1.38065810-23 WsK-1 c: 光速 : 波长(m) T: 绝对温度(K)普朗克公式25/21( , )1ch k ThcMTe黑体辐射波谱曲线变化特点:(1) 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只有一个最大值;(2) 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相交;(3) 随温度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