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7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 . . 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目 录第一部分 初步设计总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1 概述11.2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3 建设条件11.4 工程设计规模与设计围31.5 设计指导思想31.6 综合指标4第二章给排水设计52.1设计依据52.2工程概况52.3设计容62.4室外给水设计6第三章污水设计123.1编制依据123.2市政排水条件123.3排水量123.4污水管网123.5管材比选123.6 检查井设置143.7 材料统计143.8 管道基础处理14第四章雨水设计164.1 编制依据164.2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参数164.3 雨水系统164.4雨水
2、管线174.5 材料统计17第五章供暖设计185.1 设计依据185.2 工程概况185.3 设计围195.4 设计参数195.5 热负荷计算205.6 热源与热网215.7 供暖系统225.8 主要设备材料表22第六章电气设计246.1工程概述246.2设计依据256.3设计围256.4高压配电系统256.5低压配电系统266.6照明系统286.7导线选择与敷设306.8弱电系统306.9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316.10建筑物防雷、接地326.11电气设备材料表33第七章燃气设计397.1 设计依据397.2 工程概况397.3 设计围407.4 设计压力407.5 管道布置407
3、.6 管径与管材407.7 清管与试压40第八章道路设计418.1 设计依据418.2 设计标准418.3 道路设计418.4 排水工程448.5 绿化工程448.6 附属工程448.7 道路工程量表45第九章景观绿化设计469.1 工程概况469.2 设计依据469.3 设计主导思想469.4 设计原则479.5 设计容489.6 总平面设计499.7 园区竖向部分499.8 绿化部分499.9 广场、停车场部分579.10 景观小品部分599.11 景观给排水599.12 景观电气609.13 主要工程量表619.14 其他基础设施64第十章消防6510.1 给排水消防6510.2 电气消
4、防66第十一章节能6811.1 暖通节能6811.2 给排水节能7011.3 电气节能70第二部分 设计图纸第三部分 概算书附件:1、*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组织机构代码证4、*环境保护局关于*上村保障性住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灵环函201141号)5、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的批复(晋发改能审2011360号)71 / 77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1.1 概述本工程为*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基础设施由道路广场、绿化、室外给排水、暖通、燃气、供电、
5、大门等分项工程组成。本项目用地位于省*上村西北,北侧为启明巷,南侧为新建街北巷,西侧为小路,东侧为铁路线。1.2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2、*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3、石县保障性住房上村住宅小区总平面图;4、保障房各建筑设计图;5、甲方提供的设计条件;6、各专业相关规。1.3 建设条件1、场址条件本项目位于*上村西北,北侧为启明巷,南侧为新建街北巷,西侧为小路,东侧为铁路线,保障用房总用地面积7.35公顷,地势北高南低,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完善,是建设该项目的理想位置。该项目为保障房建设项目,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小区
6、前期建设中已由政府相关部门完成征地和清理工作。2、场地自然条件*位于晋中地区西南端,盆地和盆地之间,境四周群山环绕,中部为汾河谷地,县城居于谷地之中。该县属北暖温带轻半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4,年极端最低气温达-20.3,夏季天气较热,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23.9,年极端最高气温38.5。最大冻土深度 0.93m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9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1.4m/s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1.9m/s冬季大气压力 930.0kPa夏季大气压力 916.4kPa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 126d3、工程地
7、质条件本工程场地类别为二类,一般性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加速度值为0.20g。4、公用条件(1)供排水小区供水水源为市政给水,水压为0.28MPa,从用地西侧的市政给水管上分别接出一根DN150和一根DN200的给水管,市政给水水量可以满足本项目要求;污水主要为建筑单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向北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院区道路设雨水蓖和检查井,雨水管道沿场区道路敷设,雨水收集排至院区北的市政雨水管网。(2)供热根据*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供热采取与城市供热主管道连接,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并实行分户计量。(3)供电本项目电源由两路10KV专用电源提供。1.4 工程设计规模与设计围1、工程规模与设计容
8、(1)室外供排水、供暖、供电、燃气配套工程(工程量见各专业);(2)室外道路与地面硬化(见各分项工程);(3)景观绿化;(4)其他基础设施。2、承担设计的围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电气、燃气、绿化、道路、其他基础设施的初步设计与概算。1.5 设计指导思想1、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设计规。2、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本着满足使用要求、保证使用安全、节省投资,综合讲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与原有建筑相互协调统一。4、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5、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6、建筑和环境综合考虑防火、抗震等安全措施。
9、1.6 综合指标综合指标见概算书。第二章 给排水设计2.1设计依据1、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2、有关本专业收集到的当地市政资料;3、有关建设单位提供的楼周围设施、资料和设计要求;4、本工程其它的作业图和设计资料;5、有关现行设计规和规程:(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2009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2011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有关本专业其它设计规和行业标
10、准对本专业设计要求。2.2工程概况*上村住宅小区保障性住房总用地面积7.35公顷,本次设计总建筑面积151987,新建7栋棚户区安置住房,总户数1947户。5#-6#楼建筑总高度72.95m,室外高差0.45m,1#、2#楼建筑总高度为81.65m,8#、9#、10#楼建筑总高度为75.85m,室外高差0.45m。地下室均为地下一层戊类库房,层高-3.0m。主要单体建筑物指标一览表楼号层数地下面积住宅面积总建筑面积户数性质备注1#住宅楼28962.1624781.8625744.02320棚户区2#住宅楼28962.1624663.2625625.42318棚户区5#住宅楼25676.4416
11、918.217594.64296廉租、公租具体分户见平面图6#住宅楼25903.5923692.5524666.62392棚户区8#住宅楼26620.1218070.5818690.7207棚户区9#住宅楼26620.1218070.5818690.7207棚户区10#住宅楼26620.1218070.5818690.7207棚户区幼儿园32284.2合计15198719472.3设计容本设计围为该小区室外的给水、排水、消防配套工程的初步设计。2.4室外给水设计1、水源本项目生活与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提供,给水管道由用地围西侧现有的小路(管径DN200,水压0.28MPa)分两路引入。水质满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