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晚练一二答案

上传者:fm****90 2022-07-09 11:10:01上传 DOCX文件 14.98KB
晚练一二答案_第1页 晚练一二答案_第2页 晚练一二答案_第3页

《晚练一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练一二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晚练一答案1A分析:B项,“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无据。C项,“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无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项,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2B分析:B项,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第的“前进士”。3C分析:C项,“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4D5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交代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2、,使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院内花草的勃勃生机。6小院之所以弥漫着花草的气息,都是“母亲”劳作的结果,作品赞美小院,更是为了赞美“母亲”;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文章最后两段写母亲的劳动,抒发了对劳动的赞美之情;小院里布满了花草果蔬,不仅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是包容坚定的生命的象征,而母亲也恰恰像土地一样包容“性格迥异的孩子”,作品以此作结,升华了作品主题。7.(1)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2)瀚海阑十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3)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4)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5)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8.“听说”改为“欣闻

3、”;“祝贺”改为“欢迎”;“倾听”改为“聆听”;“高远”改为“明确”;“绵薄之力”改为“全力”。(每处1分)晚练二答案1. D【解析】原文标点为:“轻骑至城下,谓城中曰:语王领军,何不早降?僧辩使答曰:大军但向荆州,此城自当非碍。僧辩百口在人掌握,岂得便降。”2. B【解析】“也叫旺族”“家业兴旺的家族”错。3. B【解析】“不能见老母”不是王僧辩解释的理由,而他将要受刑时的内心感受。4.(1)王僧辩把公私船只一同沉在水下,分派命令军队登城固守,放倒旗子,停止击鼓,安静得像没有人一样。(“并”“分命”“乘城”“偃旗卧鼓”各1分,句意1分)(2)侯景的军队逼近城墙(和守军)短兵相接攻打城池,城内

4、同时击鼓呐喊,箭矢与石头像雨一样落下,敌军才退兵。(“肉薄”“鼓噪”“雨下”“引退”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王僧辩字君才,学习涉猎广博,尤其精通左氏春秋。他能言善辩,才思敏捷,仪表端庄,虽然射箭不能穿透铠甲,但有凌云的气概。元帝任江州刺史的时候,王僧辩跟随他在刺史府中担任中兵参军。当时安成有一个望族子弟叫刘敬躬的,在田里得到白蛆,白蛆变成了金龟,金龟发出光芒照亮室内,刘敬躬认为它是神灵而祈祷,他所祈求的大多应验,那些狡诈刁顽、蛮不讲理的人大多依附他。元帝命令曹子郢刘敬躬,派王僧辩奔袭安成。曹子郢打败刘敬躬后,刘敬躬逃往安成,王僧辩将他活捉。从此王僧辩领一万名水军前往救援,他们赶到的时候,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156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