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1第1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上传者:11****88 2022-06-09 14:58:47上传 PPT文件 4.09MB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1第1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_第1页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1第1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_第2页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1第1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_第3页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1第1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1第1章第3课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7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 在地图上辨认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第3课课必修必修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如下图,把高程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是等高线。按一定的等高距,把等高线绘制在平面图上就成为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地形图有以下特点: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全球的海岸线是最长的一条等高线。注意在图幅范围内可以只是闭合曲线的一部分。 (2)等高线只能在陡崖处重叠

2、,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但等高线不会交叉,因为交叉点不会同时有两个不同的海拔。 (3)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陡崖处等高线重叠。 (4)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2等高线的特点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 同图等距:在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但有时也会出现同图不等距的情况,如必修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图414“铁路选线”。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

3、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3.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地形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线连线地形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四周低、中间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脊线也叫分水线 地形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线连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地形地形特征 说明 山谷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相邻两

4、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拓展】陡崖高度的计算 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接300米。但陡崖的最高点高度可能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可能为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接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归纳后不难发现,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n1)hH(n1)h。如上图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 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AhHA,A为崖顶处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 崖底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BHBh

5、,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4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下表)地 形名称特征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山谷转折呈“V”字形盆地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丘陵 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5.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1)看等高线数值 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6、。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和“小于小的”。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

7、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 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3)看等高线的走向 若一组等高线的走向是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符合等值线的“高向低处凸,低向高处凸”的原则)。 若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垂直于它的另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最高处)。 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6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 海拔高的地区应

8、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2)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3)与运输线路结合 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输油

9、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4)与“点”的区位结合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建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5)与农业生产结合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

10、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高原、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真题1】(2011江苏)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地坡度最陡 C地分布有茶园 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CA【思维过程】第(1)题,地附近的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位于瀑布上游地区,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是在瀑布的下游

11、位置,地位于低山南侧的缓坡处,根据图中30N,可知该地可能有茶园。第(2)题,该考察线路最低点为起点,海拔为(100,200),最高点为地附近,海拔为(500,600),即该考察线路的高差范围是(300,500),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等值线的判断规律 等高线的判读注意“六读”: 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水流方向。 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上疏下密表示凸坡,上密下疏表示凹坡。 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地势起伏的大小。 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出为山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049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