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重庆大学试卷 教务处07版 第 1 页 共 5 页重庆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试卷名5.在选择粗基准时,首先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时,则应以( A )为基准。 A、不加工表面B、加工表面本身 C、精基准D、三者都对2009 juan2010学年 第 1 学期开课学院: 机械学院 课程号: 11033325考试日期: 2010/01/06/命题人:陈旭6.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可将切削层划分为三个区,那么,加工硬化现象发姓 密弊号学作 绝 拒 、 纪 考 肃 严 级、年信 守 实封 诚 、 争 竞 平班、公业专 线 院学考试方式: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
2、体、小标题及正文推荐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一、 单项选择题(1分/每小题,共10分)1. 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的是( B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D、切削宽度2. 轴类零件加工中,为了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常采用( C )作为定位基准。A、选精度高的外圆 B、选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C、两端中心孔 D、选一个中心孔和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3. 经济加工精度系指采用某种加工方法( C )。A、能达到的最高精磨 B、能达到的平均精度C、在正常条以下所能保证的精度 D、在最不利条以下所能保证的精度 4. 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D )。A、加工所要求的限制的自由度没有限制是欠定
3、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B、欠定位和过定位可能同时存在。C、如果工件的定位面精度较高,夹具的定位元件的精度也高,过定位是可以允许的。D、当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数大于六个时,才会出现过定位。生在( C )区内。A、第一变形区 B、第二变形区 C、第三变形区D、第一变形区和第三变形区 7. 砂轮的硬度是指(B )。A、磨粒的硬度 B、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C、结合剂的硬度 D、磨粒、结合剂、气孔的体积比例 8. 减轻或消除自激振动的措施有( B )。A、增大系统刚度 B、增大系统阻尼 C、增大系统质量 D、隔振9. 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 A )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
4、小径向切削分力。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D、刀尖圆弧半径10. 在材料为45#的工件上加工一个40H7的孔(没有底孔)要求a0.4,表面要求淬火处理,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 C )。A、钻扩粗铰精铰 B、钻扩精镗金刚镗 C、钻扩粗磨精磨D、钻粗拉精拉二、 填空题(3分/每小题,共30分)1.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 一个 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 连续 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2. 确定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是 先基面后其它 、先粗后精、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 。组题人:张伟审题人:罗虹命题时间:2009/12/28教务处制重庆大学试卷 教务处07版 第 2 页 共 5
5、页3. 时间定额由 基本 时间、 辅助 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以及准备终结时间组成。4.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采用“工序集中”原则。( )5. 在车床上对三爪卡盘(软爪)进行“就地加工”是为了减小被加工零件4.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用了近似的或近似的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误差。5. 刀具使用寿命(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为止所使用的 切削时间 。6.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和表面 物理力学性能两个方面。7. 工艺基准包括基准。 8.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法和法。9. 工件常用的装夹方法有:直接找正装夹、找正装夹和使用装夹。10. 刀具磨损的原因有擦伤磨损
6、、扩散磨损和。三、 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标“”,错误的标“×”并改正,1分/每小题,共10分)1. 刃倾角是在基面内测量的。(× )改正: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 2. 工件材料越软,可加工性越好。(× )改正:工件材料越软,可加工性越差。3. 采用试切法直接保证零件尺寸时,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改正:采用调整法保证零件尺寸时,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圆度误差。( × )改正:在车床上对三爪卡盘(软爪)进行“就地加工”是为了减小被加工零件的定位误差。6. 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低,摩擦阻力越小,其耐磨性越好。( × )
7、改正:有一定限度,过份光滑,反而增加磨损。7. 在车床上车丝杠时,产生螺距误差的原因是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 改正:在车床上车丝杠时,产生螺距误差的原因是车床主轴轴向跳动 8. 金刚石刀具适于切削黑色金属。(× )改正:金刚石刀具适于切削有色金属9. 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 × ) 改正:自激振动的频率与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 10. 精加工的通常采用负的刃倾角。(× ) 改正:精加工的通常采用正的刃倾角。四、 问答题(5分/每小题,共30分)1. 试述影响刀具耐用度主要因素,并说明其影响规律。答:(1)刀具耐用度的概念刀具耐用
8、度T 定义为:一把新刃磨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磨损限度所经重庆大学试卷 教务处07版 第 3 页 共 5 页过的总的切削时间,以T 表示,单位为分钟。 (2)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进给量增大,使切削温度提高,刀具耐用度下降。Vc影响最大、 进给量f其次,ap影响最小。 (3)工件材料硬度或强度提高,使切削温度提高,刀具磨损加大,刀具耐用度下降。 工件材料的延伸率越大或导热系数越小,切削温度越高,刀具耐用度下降。 精加工时,增大进给量将增大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因此,它是精加工时抑制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较理想的情况下,提高切削速度Vc,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背吃刀量ap
9、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应该首先选择一个尽量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一个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已确定的aP和f,并在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允许条件下选挥一个合理的切削速度Vc。3. 什么是逆铣和顺铣?顺铣有何特点?(4)刀具几何角度前角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呈“驼峰形”。主偏角r减小时,使切削宽度bD增大,散热条件改善,故切削温度下降,刀具耐用度提高。 (5)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高温硬度越高、越耐磨,刀具耐用度越高。加工材料的延伸率越大或导热系数越小,均能使切削温度升高因而使刀具耐用度T降低。2. 试述切削用量对切削效率、加工质量的影响,如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答:切削用量
10、不仅是在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1)切削加工生产率在切削加工中,金属切除率与切削用量三要素ap、f、v均保持线性关系,即其中任一参数增大一倍,都可使生产率提高一倍。然而由于刀具寿命的制约,当任一参数增大时,其它二参数必须减小。因此,在制订切削用量时,三要素获得最佳组合,此时的高生产率才是合理的。一般情况下尽量优先增大ap ,以求一次进刀全部切除加工余量。(2)机床功率背吃刀量ap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