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

上传者:微*** 2022-06-16 16:01:22上传 DOCX文件 44.80KB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认识生字新词。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展示,结合图片资料,通过学生小组互助学习,互换交流的方式完成本 课的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绍兴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说出绍兴船和桥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水乡绍兴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 的熏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出示:远 望一个圈,半个湿来半个干。(如果学生

2、猜不出来再出示:驼背老公 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卜也可通。)对这说的就是桥。说 到桥,我们不得不说绍兴,绍兴是中外闻名的桥乡、桥都。同学们,在我们一起浏览了宏伟壮观的长江,美丽神奇的五彩 池,风光秀丽的天山之后,今天我们一起去被誉为“山青水秀之乡, 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绍兴去浏览 番,我们一起来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习第4课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间检查认读把读 错,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2 .交流纠错本上的字。3 .指名读文。随机指导4 .生词检查(1)出示:矩形嘎吱腋下黝黑蚕茧推推揉操萤火虫干燥粗糙潺潺把柄船舵组织小

3、组竞赛培养学生自 学的能力,同时 让他们养成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习 惯。这样可以纠 正t卖音,加深印 象。互动的学 习。巩固生字的 认知(2)指导书写:潺、腋、燥(可以用形近字躁来对比记)三、整体感知师:我们熟读了课文,对绍兴有初步的认识,有人说绍兴城 就像是飘浮在水面上的陆地。但是它却是中国位置最稳定的古 都。在两千五百年历史中,不曾稍有移动。那你读完文章之后绍 兴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预设:生:船特别。(桥多,水多)师:那一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这几个笔画较多,特别是“燥”与“躁”特别易混淆所 以用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师:上节课同学们说到了绍兴的船与桥,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各是怎样的?出示中心话题

4、: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各是怎样的?它们和绍 兴孩子和生活有怎样的关系?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预设1:(第2段)、从第二段“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要脱 鞋,现不许动这是规矩”。师:那文中提到的“乌篷船”是怎样的呢?(让学生根据自己 搜集的资料来说)多媒体展示:乌篷船的图片(教师可补充解说:乌篷船的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 磐,呈半圆形,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绍兴方言叫“黑”为“乌”)师:“轻舟八尺,低篷三尺”诗人陆游笔下的乌篷船是水乡 绍兴特有的交通工具。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流动的生命,是水 乡独特的风景.。(指导朗读)师:除了样子与众不同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与平时我们见到 的船不同呢?预设2、(第

5、四段)中“瞧,他那粗糙的大手,杂技演 员。”你看划船他不仅用手,还用脚。而且,技术娴熟悉。出示这一自然段。生:划船的方式。比的方 式来记 忆让 学生对 课又有 个整体 感知与 把握。中 心话题 的提出 能涵概 文章内 容,引 导孩子 们去 读,去 悟,去 思考。 只有深 入到文 本才能 深刻体师:咱们一起一边读一边想像船夫是怎样划船的呢?(再这之后,出示一段划乌篷船的视频资料会文章频资料师:那这位船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从哪能感受到。预设3:生:一定是技术非常高超的人。从“款款” “熟 练”可以看出来。可以让生:他一定在船上工作了很多年,“粗糙的大手” “两只黝 黑黝黑、脚底长满老茧的脚”可以

6、看出学生真 切的看 到划船 的方让 学生了 解文章 的细节 描写、 动作描 写刻画 人物的 方法。过朗读 让学生 体会水 乡的美 景。体 会语言 的魅 力。通 过对比 的方法 来体会 设问的 妙用。知 道船和 孩子们 的生活 是分不 开的。 从文章 的语言 中感受师: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给我们描述的一位技术高 超的船夫。那坐在这样的船上会欣赏到怎样的山光水色呢?会有 怎样的感受呢?预设4 (第三段):生:可以看到像镜子一样平静的河面,而且水非常的清,风 中还带着香气。可以看出人们很悠闲。我从“啊,水好清啊,风 好香啊,船似乎是在镜面上滑过去,滑过去。”这感受到的。师:那你体会着读读这一句

7、好吗?(指导朗读)师:谁也能像他一样来带着体会读一读。(指两名学生来读)师:谁还能从这一段中其他句子感受到他的美吗?生:“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我 想河的两边一定生长着许多倒垂的杨柳。师:那你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吧!生:朗读师:从这一句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生:静(如果学生想像不到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师:这真是“船底江声篷背雨,旅人听得最分明。”呀!因 为周围静谧安详才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师:这一段中还有让你感受到美的地方吗?生:“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粉红色的花瓣漂在水面上,那河岸两旁一定有许多的桃作者的花。多美呀!心情。师:带着你感受读读吧!生:朗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796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