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沁园春教学设计

上传者:97****76 2022-07-14 07:34:56上传 DOC文件 95.34KB
沁园春教学设计_第1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_第2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_第3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重点及难点: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一.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

2、60;  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板书:题目、作者)   二.写作背景   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

3、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牌   词牌是“沁园春:,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四.整体感知,诵读鉴赏。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词人毛泽东,现在,就让咱们充满激情地追寻着伟人

4、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师范读,正音。     舸  寥廓  峥嵘  遒  遏      找一个学生读,师点评。(点拨: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作停顿,突出领字的作用。“看”字所领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领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找第二个学生读,或学生齐读,师点评。  &#

5、160;.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其突出特点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词,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动词。   明确:立  看  怅  问  携  忆  记(板书)   通过朗读全词咱们可以知道,词的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精神和理想。   5. 具体分析鉴赏

6、0;  1.鉴赏前三句 (独立寒秋图)       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那么,这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什么呢?(提问学生)       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词意: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思考讨论:“

7、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能。“独立”既表明词人是一个人,更显示词人砥柱中流的气概。(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2.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放眼望去,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现在咱们就来具体欣赏一下。       词人通过一个“看”字,以视野所见来些湘江的秋景,使得“看”字所统领的七句连贯直下,一气呵成。现在咱们来齐读这几句。     

8、60; 学生齐读,师点评。   (1) 提问:现在大家来找一下,“看”字统领了哪些意象?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2)具体分析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物的,找出哪些字用得好。       “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遍”写出红之广。        “层林尽染”:

9、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       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鹰击长空”,“击”可以改为“飞”吗?   明确:击:准

10、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翔:“鱼翔浅底”,“翔”可以改为“游”吗?   明确:天空中的景象倒映在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鱼游在水中,也是游在空中,用“翔”精确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出了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景象。这句也是一个哲理性的概括。比较:竞:竞争,竞赛。竟:出乎人意料。(板书:竞、竟)   (3) 思考:这么一幅绚烂的秋景图,词人又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明确:有远眺、近观、仰望、俯视。 

11、;  思考:这一处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静有动,有颜色的对比(红、碧),和动作的对比(击、翔),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小结:词人用一系列形象鲜明的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的湘江秋景图,流露出词人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倾注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挚爱。   (4)比较鉴赏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555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