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文学史(三)离线作业答案

上传者:su****66 2022-05-25 16:30:45上传 DOC文件 49KB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文学史(三)离线作业答案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文学史(三)离线作业答案_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文学史(三)离线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文学史(三)离线作业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古代文学史(三) 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客观题部分” ,由 15 个选择题组成,每题 1 分,共 15 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 ,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 15 分。作业总分 30 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题) 1.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 、董解元 B 、董西厢 C、 王实甫 D、马致远 2. 明中叶前七子的代表作家是: A、 李东阳 B 、李梦阳 、康海 D 、何景明 3. 受清初诗人钱谦益影响产生的诗派是: A、 唐宋派 B、 竟陵派 C 、虞山派 D 、浙西派 4 关汉卿戏剧望江亭的主人公是(

2、): A.赵盼儿 B.谭记儿 C.宋引章 D.周舍 5 王实甫西厢记中“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两句是谁的唱词( B ): A T+4-? A. 莺莺 B.红娘 C.张生 D.老夫人 6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属于哪个文学派别( C ): A. 前七子 B.后七子 C.茶陵派 D.公安派 7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 A. 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 西游记 D.金瓶梅 8“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指的是以下哪部作品( A ): A. 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 西游记 D.金瓶梅 9. 以下哪部作品属于英雄传奇小说( B ): A. 列国志传 B.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C. 隋唐演义 D. 隋史遗

3、文 10高明的琵琶记是:(B ) A、元代杂剧 B 、元代南戏 C 、明代杂剧 D 、明代传奇 11. 以下哪一位作家被誉为元代的“曲状元” :( C ) 12. 南戏产生在以下哪个地区: 13. 明代初年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14. 公安派文学主张的内核是: 15浙西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 2.5 分,共 2 题) 1、分析白朴梧桐雨中“梧桐”意象的悲剧意蕴 在梧桐雨里,白朴把梧桐与杨李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李隆基对着梧桐回忆: 初妃子舞翠盘时, 在此树下; 寡人与妃子盟誓时, 亦对此树; 今日梦境相寻, 又被它惊觉了。 这点明了梧桐在整个剧本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中国

4、古代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既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白朴让梧桐作 为世事变幻的见证, 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 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 果。加上作者以十多支曲子,细致地描绘李隆基哀伤的心境,沉痛伤悲的语言,也使人荡气 回肠。 2、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桃花扇坚持真实原则。 桃花扇演的是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始末,是一部最接 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 孔尚任在创作中采取了真实的原则, 全剧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 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旺的历史面目,基本上真实地再现了历史。 只是迫于环境,不能直接展现清兵进攻的内容,有意回避、改变了一些情节。 孔尚

5、任对各类人物作了不同笔调的刻画,虽然忠、奸两类人物的结局加了点虚幻之笔, 但总的来说,作者的褒贬、爱憎是颇有分寸的,表现出清醒、超脱的历史态度。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 桃花扇中人物形象众多,且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即使是 同一类人也不雷同。这显示孔尚任对历史的尊重,如实写出人物的基本面貌。 桃花扇中 塑造了几个社会下层人物形象, 最突出的是妓女李香君和艺人柳敬亭、 苏昆生。 他们在剧中 是最高尚的人。他们关心国事、明辨是非、有着独立人格,使清流文人相形见绌,更不要说 出在被批判地位的昏君、 奸臣。 这是有现实的依据的, 反映着晚明社会中部分妓女的风雅化 以至附庸政治的现象。 剧中形成的贵贱颠倒

6、的对比, 不只是表明孔尚任突破了封建的等级贵 贱观念, 其中也包含着他对尊贵者不尊贵, 卑贱者并不卑贱A、王实甫 、关汉卿 C 、 马致D 、白朴 A、杭州 B、永嘉 C、 大都 D、 汴梁 A、高启 B、刘基 C、 宋濂 D、 杨基 A、性灵说 B、童心说 C、 复古说 D、 至情论 A、朱彝尊 B、吴伟业 C、 陈维崧 D、 陈子龙 的愤激情绪。 这在当时许多旨在 存史、寄托兴亡之悲的稗史所不具备的。尽管孔尚任对人物褒贬还是使用传统的道德术语, 如“忠臣孝子”之类,但其褒贬标准却扩大了“忠”的内涵,由以朝廷、皇帝为本变为以国 家为根本。剧中把国家放在人伦之最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以立身的

7、根本。其意义也就 超越了明清一代的兴亡之悲。 从艺术构思方面看, 孔尚任在力求遵照历史真实的原则下, 非常合适地选择了侯方域和 李香君的离合之情, 连带显示南明小朝廷的兴亡之迹。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结合, 本是明末南 京清流文人的一件风流韵事, 作者以此事作为戏剧的开端, 既表现出复社文人的作风和争门 户的意气, 又使全剧从一开始便将儿女之情与兴亡之迹紧紧结合在一起。 南明小朝廷灭亡之 后,侯、李二人重聚,双双入道,表现的是二人儿女之情的幻灭,而促使二人割断花月情肠 的是国家的灭亡。可以说, 桃花扇艺术地再现了南明小朝廷的兴亡始末。 总之,桃花扇在清代传奇中是一部思想和艺术达到完美结合的杰出作品

8、。 二、论述题(每题 5 分,共 2 题) 1、分析聊斋志异中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向性特征。 聊斋志异里绝大部分篇章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 奇异性, 即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 也往往添加一些虚幻之笔, 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中涂抹上 奇异的色彩。从这个角度说,与六朝志怪小说相同。 聊斋志异 里的神仙狐鬼故事, 不仅在叙事模式上超越了六朝志怪小说, 更为重要的 一点是“志怪”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蒲松龄多是有意识的写奇异的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 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的心灵的创造,其中便有所寄托、寓意。蒲松龄假拟狐鬼花 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已成为主导的创作意识,他

9、期望读者的不是信以为真,而是 能领会给予其中意蕴。 聊斋志异的中的异类,尤其是女性的,是一人的形神为主体,只是将异类的某种属 性特附加在其身上。这种幻化、变形不是神秘的,而是艺术的环想。狐鬼形象带有些非人的 特点,性情完全是与常人无异。 聊斋志异里的狐鬼花妖形象,也是用作关照社会人生的。他们多数是美的、善的, 给人带来温馨、欢乐、幸福,给人以安慰、帮助,可以实现现实的缺憾。 还有一种狐鬼花妖,他们的性格、行为表象的是一种情志、一向,可以成为象征性的文 学意向。 2、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a、 标志着白话语体的形成。水浒传熟练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特别是在人 物语言个性化方面,能表现出人

10、物的性格。 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使用在民间口语 基础上加以提炼、 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 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 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b、 塑造了丰富的英雄群像。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成功地塑造了 一系列超伦决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 几十个主要人物, 写得活灵活现。 尤为可贵的是, 它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的各个不同。 C、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尚不脱“超人” 的气息,作者在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如鲁智深倒拔 垂杨柳、武松徒手打虎、花荣

11、射雁,石秀跳楼等,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又把超凡的人物放 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 让他们在市井西民中周旋; 在用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 惊心动魄的 故事时,也注意到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这样就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 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d、结构非常巧妙。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 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 层层推进。 在七十一回之前, 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重要人 物, 将其上梁山之前的业绩基本写完, 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 而上一组人物则 退居次要的地位。 这样环环相扣, 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 全书虽为 一个整体, 但各部分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特别是前半部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 虽然留 有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酣畅林立的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39768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