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与答案

上传者:97****76 2022-07-14 00:36:54上传 DOC文件 1.34MB
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1页 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2页 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3页

《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与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5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0题每题1分,3135题每题3分,共45分)1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可被转化为人体的组成成分。对以上事实解释合理的是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含量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

2、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图3所示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B图2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说明细胞间可进行信息交流C从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可知,伴随H+的运输有ATP生成D图13中生物膜功能不同,主要因为生物膜上蛋白质种类不同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D.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

3、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B据图甲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C图乙中8:00到12:00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一定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弱D图乙中18:00时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5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EF所对应的时间段,

4、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6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C.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内的核酸是完全一样的D.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7. 下列各选项描述的科研方法、试剂使用、观察现象、实验条件等,与相应的实验不符合的是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实验中使用酒精C观察颜色变化D实验过程中细胞始

5、终保持生活状态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原子的来源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实DNA的复制方式用苏丹染液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中CO2的生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8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

6、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9下列关于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B每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启动子,启动子是DNA复制的起点C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PCR与细胞中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条件完全一致10右图简要概括了在真核细胞内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与过程中有所不同C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D中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种类11.下图表示人

7、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的同一个细胞中B. 图中所示的过程分别在细胞核、核糖体中进行C. 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D. 该图只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12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B雌、雄配子在过程随机结合 CM、N和P分别为16、9和4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1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

8、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杂交实验一: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杂交实验二: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14某种鼠中,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现有两只双杂合(两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 B9:3:3:1 C4:2:2:1 D

9、1:1:1:115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的肌肉逐渐失去功能,一般20岁之前死亡。已知一位表现型正常的女士,其哥哥患有此病,父母、丈夫均正常,那么她第一个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A0 B12.5% C25% D50% 16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 D. 纯

10、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17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A40 B45 C50 D6018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 B花药离体培养 C基因工程 D杂交19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w基因频率的增加,可能是小岛的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C.

11、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 D.蜥蜴中所有W基因与w基因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20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内环境的成分及其含量可推知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B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21. 右图表示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的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S1S8)及相应刺激强度下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S5S8期间,随刺激强度增加,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355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