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现浇梁满堂和钢管柱支架计算书(最终版)

上传者:2****5 2022-06-13 12:04:54上传 DOCX文件 436.22KB
现浇梁满堂和钢管柱支架计算书(最终版)_第1页 现浇梁满堂和钢管柱支架计算书(最终版)_第2页 现浇梁满堂和钢管柱支架计算书(最终版)_第3页

《现浇梁满堂和钢管柱支架计算书(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梁满堂和钢管柱支架计算书(最终版)(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广高速(粤境段)S13合同段现浇梁支架计算书附件:新丰互通B/C匝道桥现浇梁施工支架结构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新丰互通立交位于朱屋村南侧,是新丰县城及周边地区车辆上下高速的主要出入口,本合同段在新丰江北侧的朱屋村南侧山间设置新丰互通。采用半定向T型互通立交与G105一级路顺接,方便新丰县城及周边村镇的车辆上下高速公路。互通共设置主线桥1座,匝道桥4座,其中B/C匝道桥上部结构采用现浇箱梁结构;BK0+627.375匝道桥桥跨布置为3*(3×28.75)预应力现浇箱梁+12×30m预应力T梁; CK0+284.306匝道桥桥跨布置为11×20m

2、预应力现浇箱梁+2×25现浇箱梁。根据设计图纸,B匝道桥第一三联上部结构采用3*28.75米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面宽10.5m,梁体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结构。梁高1.75cm,顶宽10.3m,悬臂长2.25m,底宽4.94m,顶板厚度28cm,腹板厚度4565cm,底板厚度22cm;每跨在跨中设置横隔板。C匝道桥第一三联上部结构采用20米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面变宽,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结构。梁高1.50m,悬臂长2.25m,腹板厚4565cm,顶板厚28cm,底板厚22cm;第三联每跨跨中设置横隔板;第四联上部结构采用25米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面宽10.5m,采用单箱单室斜腹

3、板结构,梁高1.60m,箱梁悬臂长2.25m,腹板厚45cm65cm,顶板厚28cm,底板厚22cm,在每跨跨中设置横隔板。二、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三、上部梁体施工方案 新丰互通B匝道桥现浇箱梁共3联,每联3跨,其中第一联位于新丰互通E匝道和主线路基之间填平区,地形较平坦,梁底至原地面高度在3-13m间,采用满堂支架

4、现浇施工;第二联前两跨横跨主线路基,地形较为平坦,梁底至原地面高度在7-13m间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第三跨横跨C匝道桥桥,桥区位于主线路基左侧边坡,梁底至原地面高度在13-20m间,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法施工;第三联由于梁底至原地面高度在20m 以上(22-29m),采用钢管柱贝雷支架法施工新丰互通C匝道桥共4联,均为现浇箱梁结构,第一联共4跨,每跨跨径为20m,梁底距原地面高度在7-13m间,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第二联共4跨,每跨跨径为20m,梁底距原地面高度在13-19m间,采用钢管柱贝雷支架法施工;第三联共3跨,每跨跨径为20m,梁底距原地面高度在在7-18m间,采用钢管柱贝雷支架法施工

5、;第四联共2跨,跨径为25m,横跨主线路基,梁底距原地面高度在在7-8m间,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主要工序的施工流程为:场地平整、地基支墩处理、钢管柱贝雷架和满堂支架搭设、安装支座、堆载预压、沉降观测、逐级卸载、设置预拱度、安装外模、制安钢筋、现浇梁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张拉压浆、拆除侧模、拆除底模板、拆除贝雷架或满堂支架。支架具体布置如图附图所示。1、地基处理B匝道第一联、第二联前两跨(0#-5#墩)及C匝道第四联(11#-13台),由于横跨主线路基或填平区,路基填土均已完成94区填筑,在清除表面松散土后,碾压平整后浇筑15cm厚C20混凝土,宽度15米。C匝道第一联(0#-4#墩)由于位于路

6、基边坡,首先对边坡进行开挖成2*3.6m的台阶并振动碾压平整,其余原地面清除表面松土,如有泥浆坑,必须清理干净,采用石渣回填并碾压表层;然后分层回填30cm二灰碎石土,宽度16米,再浇筑15cm厚的C20混凝土,宽度15m。B匝道第二联第三跨,第三联(5#-9#墩)及C匝道桥第二联,第三联(4#-11#墩);每跨在墩柱前后及跨中设立540*10mm的支撑钢管柱,每个钢管立柱下需预埋860×860×20mm钢板,便于支撑柱与预埋钢管连接,保证稳固。钢管柱设置在支撑墩上,B匝道中支撑墩12米长、4米宽、高度1米的C25混凝土,C匝道中支撑墩12米长、2米宽,高度1米;边支撑墩均

7、靠近承台,12米长,2米宽,高度1米。每个支撑墩采用埋置式,基坑开挖后进行承载力测试,当不满足要求时采用强夯和换填2m深的碎石基础,用作地基改善。2、贝雷架搭设选用12片单层上下加强贝雷梁作为支撑骨架,支撑点下为2根45b工字钢,45b工字钢采用焊接连接540×10钢管柱,钢管柱与支撑墩用预埋钢板连接,钢管柱支间采用14号槽钢交叉连接,钢管高度根据墩台身高度计算确定。贝雷梁之间除标准斜支撑外,还需采用10号槽钢把每组贝雷梁架间连接。B匝道桥第二联第三跨,第三联中间长度采用9片标准长度为3M贝雷片,C匝道桥第二、三联中间长度采用6片标准长度为3M贝雷片。在贝雷架上方横向铺设I20工字钢

8、,间距0.6米 ,在横向工字钢上方搭设1.83m高的碗扣钢管支架做纵横坡调整,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横向设10×10cm方木,间距为0.6m;横向方木上设10×10cm的纵向方木,间距0.3m,再铺设15mm的优质竹胶合板。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 3、满堂支架施工在路基范围内满堂支架,为砂质黏性土碾压而成的路基,压实度达到93%,地基承载力可达到200KPa,在清除表层土后,碾压平整再浇筑15cmC20混凝土,宽度15m,作为支架基础。对于其他位于自然边坡上的支架,地基表层为2.0米左右的厚的砂质黏性土,地基承载力为12

9、0KPa,下部为淤泥质黏土层, 地基承载力为60KPa,清除地表整平后,用二灰碎石土回填30厘米厚,分层碾压,宽度16米,上部再浇筑15cm厚的C20混凝土,宽度15米。 选用碗式支架作为支撑骨架,支架布置为:满堂支架顺桥向立杆排距0.6m,横桥向立杆中间底腹板位置为10排排距0.6m,两侧靠翼缘板2排排距0.9m,翼缘板外为1排排距1.2m立杆作为操作平台,所有横杆步距均为1.2m。支架支撑在专用地托上,以确保受力均匀,支架上端采用专用天托,纵向采用10×15cm方木间距0.6m,横向采用10×10cm方木, 间距0.3米,通过支架上端的天托设置预拱度。4、堆载预压为消除

10、非弹性变形,取得贝雷架弹性变形量、碗式支架弹性变形和地基沉降变形。在方木铺设完毕且加固稳固后选用土袋进行分级堆载预压。预压采用分跨预压,从一个边跨向另一个边跨进行,施加荷载总重:梁体自重施工荷载(梁体自重20%)。模拟砼施工过程按60%、80%、100%、120%逐级加载。在加载过程中设置沉降观测点,沿纵向设置在跨中、1/4跨和距墩柱支点1m共5个断面上,每个断面沿横向布3个点,分别是断面中心和距中心左右2.5m处。堆载预压时间不小于48小时,卸载采用分级逐步卸载。每次堆载、卸载均做好沉降观测,并做好记录。5、预拱度设置预拱度计算公式为f=f1+f2,其中f1贝雷架或支架弹性变形(由预压得出数

11、据),f2=梁片设计预拱度值。最大预拱度值设置在梁的跨中位置,并按二次抛物线形式进行分配,算得间距2米各点处的预拱度值后,按折线通过钢管脚手架对底模和翼缘板进行调整。6、钢筋制安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制作,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根据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车运输到模板。钢筋绑扎顺序:从一段向另一段进行,箱梁底板、箱梁腹板、箱梁底、腹板波纹管、箱梁顶板、预留钢筋和预埋件埋设。按照设计图纸和验标要求进行钢筋的绑扎安装,同时注意钢筋接头按要求错开,钢筋绑扎时要按设计图纸的钢筋编号从下到上、从一头到另一头分顺序绑扎,为避免在安装时将误差集中到某一头,可分成几段进行。保证所有的钢筋规格、型号、间距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344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