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温度监测方案计划



《大体积砼温度监测方案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砼温度监测方案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高新区中和片区龙祥佳苑三期安置房工程一标段1-4、7-10#楼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监测专项方案编制单位: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龙祥佳苑三期安置房工程一标段项目部编制日期:二零一二年九月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温控指标三、 测温线的设置四、 温控措施与建议五、 监测程序六、 温度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七、 监测工作条件八、 安全保证措施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由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温度产生的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却极为不利。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的同时释放出较多热量,而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较慢,所以混凝
2、土内部的热量不断增加,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变大。随着混凝土水化速度减慢,释放的热量也越来越少,积聚在混凝土中的热量由于热交换的进行逐渐减少,混凝土的温度降低,因而产生收缩。当此收缩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此应力简称主温度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如不足抵抗拉应力时,混凝土内部就产生了裂缝。此外,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其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失,而表面热量易与周边环境进行热交换而减少,从而温度降低,就形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温差较大,则混凝土表里收缩不一致,也使混凝土开裂。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和温差引起的不均匀收缩应力(简称温差应力)的影响。而温
3、度应力和温差应力大小,又涉及到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含筋率,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和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许多因素影响。故为了保证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国家建设部于2002年颁发JGJ3-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第13.7.11条规定:“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施工时,应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温差和温度陡降。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应超过2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屯施工规范中第、及条要求施工中应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工作,并详细对点位的布设、仪器的选用及温度的监测进行了明确指导。一、 工程概况 中和片区龙祥
4、佳苑三期安置房工程1-4、7-10#楼是由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建筑物,该项目位于高新区中和镇,交通十分方便。该工程的基础底板厚度米(电梯井和积水坑更厚)。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二、 温控指标 依据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的有关规定。1、混凝土结构内部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25。2、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d。3、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三、测温线的设置 采用北京建科院生产的标准测温线与测温仪进行测试。 布点策略:1、基础底板近似正方形,计划以混凝土后浇带分段浇筑成型。因此,在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