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上传者:冬日****q 2022-06-23 20:53:25上传 DOCX文件 34.14KB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

2、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三、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四、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师:每4年里

3、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往前推算,哪一年是闰年?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 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2100年为闰年时,教师说2100年是平年。这是怎么会是呢? 练一练: 1、判断下列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1997后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2)北京承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今年的 月 日是建国 周年纪念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断正误。 (1)

4、每年都有365天。( ) (2)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 (3)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 (4)小明说:“我表弟是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 ) (5)1900年是闰年。( ) 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视频)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

5、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能力教学点: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德育教学点:体验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非常高兴!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日子(教师板书讲课当天的日期) 师:我特意给你们带来了一组精彩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师:谁愿意把你熟悉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出示

6、赛跑的图片) 生:赛跑 师:你跑100米大约用多长时间? 师:谁还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出示学生篮球比赛的照片) 生:这是一场篮球比赛。 师:你知道一场篮球比赛大约是多长时间吗? 生:40分钟 师:谁还想来?(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图片) 生: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的图片。 师:你知道春节晚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一场春节晚会大概经过多长时间? 生:春节晚会晚上8:00开始、12:30结束。一场春节晚会大概经过3个半小时。 师:你知道国庆节是在什么时候吗? 生:十月一日 师:你从上小学到现在经过了几年? 生:三年。 师:这些图片都跟什么有关系?(时间) 师:我们学过那些时间单位?(时、分、

7、秒) 师:其实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一讲? 生:(自由发言) 师:是这样子的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年的年历卡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这些年历卡片,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 二月 28天或29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教学大月、小月。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

8、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师: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 师:二月份既不是31天,又不是30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 (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记: 7个大月心

9、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3、教学平年、闰年。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的天数很奇怪,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是2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我不用看年历,你要你说出这一年的年份,我就知道这一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不信谁来考考我? 生:自由说 师:我为什么不用查看年历就能准确地判断这一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呢?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将闰年的年份涂成红色。 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

10、律,并能总结规律。即: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简单小数的比较问题。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认识小数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小数甚至用过小

11、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旨在将日常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地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加、减法的计算。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或两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做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3472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