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上传者:mu****pt 2022-06-09 22:21:56上传 DOCX文件 17.86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指()A.海南岛 B.深圳 C .上海浦东D.广州2、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设立深圳等四地为经济特区开放宁波、温州为沿海港口城市。A. B .C .D .3、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这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汕头经济特区

2、4、1977年10月2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曾说: “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 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此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A.意欲对外开放B.准备收回香港C.准备引进外资D.准备打破封锁5、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 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 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6、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

3、桥梁”的地方是()A.海南岛 B.深圳 C.上海浦东D.广州7、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 c 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8、199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开发浦东新区。给予的优惠政策包括:允许外 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等交通项目;允许外商在区内试办商品零售业;允许外商在上海,包括在浦东新区增设外资银行等。这突出表明了我国的对外开放()A.地域范围从点到面

4、B.投资领域的全面放开C.开放领域日益扩大D.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包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建立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经济开放区A. B. C. D. 10、在古代,有“闰七不闰八,闰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C.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D.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11、1987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很时

5、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上述言论表明了 ()7 / 6A.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B.改革开放的实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邓小平注重利用国际交流发展本国经济D.民生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1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I,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 B. C. D. 13、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211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