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大一思修实践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上传者:h*** 2022-06-07 11:30:08上传 DOCX文件 20.53KB
大一思修实践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第1页 大一思修实践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第2页 大一思修实践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第3页

《大一思修实践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思修实践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一引言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经济快速开展的社会,其消费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当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开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在校大学生问题。为了调查。现将结果归纳如下:二、调查根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84 份。三、调查总体情况一被调查者根本情况: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36.96% ,女性大学生占6

2、3.04% ,被调查者中, 75.00% 来自农村、17.39% 来自乡镇、 7.61%来自城市。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600 元以下为主体占 63.04% , 600-1000元占31.52% , 1000 元以上的占 5.43% 。有 64.6% 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6.23% 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3.2% 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25.94% ,此外,少数 (大约占4%) 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 25.6% 的大学

3、生选择了“理所当然 ,有 52.5% 的选择了“无可奈何 ,只有22.4% 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装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工程。其中,吃喝占比例为 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 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 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装品、饰品等消费品上。详细情况见附表四调查结果分析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构造,还是理念和

4、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构造、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防止地浸染了校园,致使局部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置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7.61% 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 ,有 20.65% 的选择了 “价格 ,有 10.87% 的选择了 “品牌 。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

5、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根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 “温饱 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置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4 / 4-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 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参加高消费行列。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 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 44.6% 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历,18.97% 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 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

6、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完毕后经济情况如何时, 79.6% 大学生都坦然成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方案X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应当加强。三局部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在个人消费品购置选择上:48.91% 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主要考虑是否经济实惠的占到42.39% ,也有 6.52%

7、 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中,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异,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四存在冲动型消费现象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63.0% 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 1/3 的学生愿意借钱购置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 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懊悔。调查显示:只有1/3 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 9.9% 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局部55.0% 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

8、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局部学生消费没有方案,随意性强。调查数据说明, 35.2% 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 的同学愿意X口向父母索取。20.9% 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局部 61.0% 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

9、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那么把这局部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五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同学选择送礼物。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 “人际投资 ,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那么便

10、被视为 “不上路 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每餐食物浪费情况说明,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 .六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缺乏 “两课 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严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

11、,从而也难以到达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立X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拟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根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表达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立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五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置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

12、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剧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那么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克制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

13、可防止。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那么,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确实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根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根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三、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表达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局部。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校园文化建立中设计有关大学生XX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稳固与开展。本次的调查可能由于经历缺乏,调查内容并不够完善,但他却反映了一些客观事实,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 ,我们应正确对待消费问题,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理财观。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开展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3662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