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上传者:8**** 2022-05-26 13:17:32上传 PPT文件 2.23MB
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_第1页 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_第2页 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_第3页

《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学号:学号: SA13216913学生:学生: 刘刘 军军 公元公元20142014年于科大年于科大二、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农村与城市农村与城市一、一、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概念与概念与提出背景提出背景三、三、 实施的情况实施的情况: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四、四、 制度存制度存在的在的问题问题与建议与建议目目 录录CONTENTS一、一、什么是什么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n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指:(1)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建立基金;(2)对患大病

2、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 家家庭、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 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仍然较重的人员 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 (农村医疗救助也可以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农村医疗救助也可以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救助制度的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提出背景:提出背景:o自自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国社会年代

3、以来,医疗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的一个“老大难老大难”问题。问题。o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对城乡贫困家庭的影响很大。对城乡贫困家庭的影响很大。从国际经验看,世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低收入国家每年大约有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低收入国家每年大约有2%7%的人口因病致贫。(的人口因病致贫。(低收入国家每年低收入国家每年2%7%的人口因病的人口因病致贫致贫,新华网,新华网2004年年9月月15日。)日。)o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因素要占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因素要占30%60%,个别地区高达,个别地区高达7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

4、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农村贫困户中,约年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农村贫困户中,约41%是由是由于疾病导致了家庭贫困。(于疾病导致了家庭贫困。(红十字天使计划红十字天使计划,中国红十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网站)基金会网站)o而据民政部提供的信息:而据民政部提供的信息:城市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要城市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要占城市低保家庭的占城市低保家庭的58%,而城市低保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而城市低保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只占低保人数的医疗保险的只占低保人数的7%。(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卫生厅:仅仅7城市低保人员参加医保城市低保人员参加医保,浙江省人民政府网

5、站),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二、二、发展的过程(农村)发展的过程(农村)l 根据以上背景,根据以上背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定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并明确了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实并明确了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实施以大病补偿为主以及对贫困家庭参加合作施以大病补偿为主以及对贫困家庭参加合作医疗给予资金补助的救助形式。医疗给予资金补助的救助形式。l 为贯彻实施此文件,为贯彻实施此文件,2

6、003年年11月,民政部、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对农村医疗救助的目标和原则、医疗救助对农村医疗救助的目标和原则、医疗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服务对象的选择、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服务提供、纠正制度的管理、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提供、纠正制度的管理、组织与实施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细化。做出了进一步细化。l 农村的医疗救助逐渐展开农村的医疗救助逐渐展开二、二、发展的过程(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l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

7、、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制度试点工作意见,提出用提出用2年年的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的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再用再用2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管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疗救助制度。 之后,城市医疗救助试点陆续之后,城市医疗救助试点陆续在全国展开在全国展开。l 至此,医疗救助制度的雏形已经至此,医疗救助制度的雏形已经清晰可见清晰可见,作为一项建设中的全,作为一项建设中的全国性制度,其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国

8、性制度,其发展方向是与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相配合。作医疗制度相配合。n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过程中,各地普遍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参与”的管理体制的管理体制。财政部、民政部先后出台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对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及财政、民政等职能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办法,采取专项检查等措施不断加强医疗救助基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情况: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情况:n一、2011年,全国医疗救助基金收入年,全

9、国医疗救助基金收入合计合计200.94亿元亿元,比,比2005年年增长增长10倍倍;n支出合计支出合计192.89亿元,比亿元,比2005年增长年增长18.95倍;倍;n截至截至2011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年底,基金累计结余154.06亿元,比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年底增长10.6倍。倍。n2011年医疗救助基金收入中,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其他渠道的分别为131.86亿元、62.19亿元和6.89亿元,分别占65.62%、30.95%和3.43%医疗救助受益人数变化:n(1)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城乡,促进了社会保)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城乡,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近年来,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障体

10、系的健全。近年来,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医疗救助的受益人数显著增加,困不断加大,医疗救助的受益人数显著增加,困难群众普遍享受到了医疗保障。难群众普遍享受到了医疗保障。n(2)2011年,医疗救助基金直接医后救助2367.2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8.33倍;共计资助6649.35万人参加新农合或居民医疗保险,比2005年增长12.74倍。医疗救助水平变化:n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的补助标准,减轻了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的补助标准,减轻了困难群体特别是五保户和低保群体的医疗费用困难群体特别是五保户和低保群体的医疗费用

11、负担。负担。 2011年,城市、农村医疗救助次均水平分别为669.74元和776.17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527.7元和425元,分别增长371.51%和121.02%。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数据来源:人民网四、现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一)医疗救助资金少、救助标准低。医疗救助资金少、救助标准低。目前,我市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渠道单目前,我市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渠道单一,主要是财政投入,由于财力有限,一,主要是财政投入,由于财力有限,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较小,因而救助标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较小,因而救助标准偏低。受救助比例和救助资金封顶准偏低。受救助比例和救助资

12、金封顶线的限制,患有特大疾病的贫困群众,线的限制,患有特大疾病的贫困群众,其治疗费用大,而得到的医疗救助资其治疗费用大,而得到的医疗救助资金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实际困难。金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实际困难。(二)医疗救助与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医疗救助与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间衔接不到位。制度之间衔接不到位。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不够密切,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还没有达成共享,群众在就医、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时出现部分资料无法提供等现象。(三)医疗救助时效性较差。医疗救助时效性较差。目前,医疗救助要

13、通过个人到居(村)委会申请,并经过市、乡民政以及医保、新农合等相关部门审核审批,因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操作流程,自下而上报批,程序复杂、审批手续繁多,审批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的建议(一)(一) 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动员和发动社会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动员和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扩大基金规模,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扩大基金规模,降低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提高降低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提高救助对象相关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救助对象相关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

14、用的救助比例。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 对特殊群体困难人员,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标对特殊群体困难人员,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以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准,以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二)(二) 第一,第一,加快落实加快落实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工作;衔接工作; 第二,第二,实现实现:(1)医疗救助与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与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间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同步结算;同步结算; (2)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不同医疗保障

15、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网络共享网络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效,提高管理服务效率率; (3)同时,扩大医疗救助受益面,积极探同时,扩大医疗救助受益面,积极探索属于救助对象的流动就业人员异地就医的申报、索属于救助对象的流动就业人员异地就医的申报、审批和结算办法,解决这类人员就医问题。审批和结算办法,解决这类人员就医问题。(三)提高申请、审批、救助程序时(三)提高申请、审批、救助程序时效性。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效性。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医疗救助工作实效。提高医疗救助工作实效。(四)大力(四)大力宣传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规范和宣传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规范

16、和工作流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作流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将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救助对象及时将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救助对象的有关信息资料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社的有关信息资料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使这项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会监督,使这项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众。01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概念与概念与提提出背景出背景03实施的情况实施的情况: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02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农村与城市农村与城市04 制度存制度存在的在的问题问题05针对该问题的针对该问题的建议建议Contents目目录录谢谢大家!学生:刘军学号:SA13216913THANKS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3195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