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课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41课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1课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4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四篇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第四篇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1(2013浙江义乌)以下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A太阳B金星C火星D天王星【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答案】【答案】 A2(2013浙江丽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一颗行星B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C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24 小时D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解析】太阳是一颗恒星,A 错误;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错误;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24 小时,C 正确;月球本身不会发光,D 错误。【答案】【答案】 C3(2012浙江丽水)学校
2、的作息时间会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6 月 12 日这一天,丽水的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_,造成地球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解析】由于地球公转,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6 月 12 日这一天,接近夏至,太阳光线直射点靠近北回归线,因此丽水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要长。【答案】【答案】 长长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4 (2013江苏南通)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交替B四季更替C极昼和极夜D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季节变化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变
3、化现象都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自然现象,而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答案】【答案】 A5 (2012浙江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下列现象中的()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解析】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与太阳无直接关系;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紫外线进行反射, 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 与太阳无直接关系;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活动引起, 与太阳无直接关系; 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干扰地球,造成短波通讯中断,D 正确。【答案】【答
4、案】 D考点一阳历考点一阳历(包括节气包括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与地球公转的关系1阳历是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而制定的历法。2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其在阳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考点点拨判断节气可以根据下表所列关系: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春分3 月 21 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夏至6 月 22 日前后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秋分9 月 23 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精选考题 1】(2013浙江金华)如图 411 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 绕着太阳公转。图图41-1(1)地球公转产生了(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
5、替”)现象。(2)6 月 12 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填“A”“B”“C”或“D”)。【点评】(1)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难度较小。(2)地球的公转是中考的高频考点, 熟记课本中的地球公转的示意图以及两分两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特征和日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2)从图中看出,地球公转至 A 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 3 月 21 日前后;当地球公转至 B 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后。因此 6 月 12 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
6、中的 B。【答案】(1)四季更替 (2)B【预测演练 1】地球公转到 a 位置的时间是()图 412A3 月 21 日前后B6 月 22 日前后C9 月 23 日前后D12 月 22 日前后【解析】从图中可知,地球公转到 b 位置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日期应为6 月 22 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d 位置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日期应为 12 月 22日前后。根据地球逆时针绕太阳公转的规律,a 位置应为 3 月 21 日前后。【答案】【答案】 A考点二月相考点二月相农历初一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七、初八月相为上弦月,农历十五、十六月相为满月,农历廿二、廿三月相为下弦月。考点点拨1月相及其特点。月相农
7、历日期明暗状况新月初一全暗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出现,西侧亮满月十五、十六全亮下弦月廿二、廿三下半夜出现,东侧亮2最难辨析的月相是上弦月与下弦月,对此可以借用口诀“上上西”、“下下东”来判别。 “上上西”指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 月球西半球亮。 “下下东”指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月球东半球亮。3注意图片上月球方向的判断应根据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规律。4月相变化过程如图 413 所示:图 413【精选考题 2】(2013浙江舟山)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 年 4 月 28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所谓“冲日”是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大行星和地球运行到与太阳同一条直线上, 而且地球处于大行星和
8、太阳之间。 在“冲日”期间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土星,则看到的土星“星相”类似于()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点评】(1)本题考查月相,难度较小。(2)本题是关于土星的“星象”问题,但其本质考查的是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学生应学会能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解析】月相的形成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有规律地变化,地球上能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是有规律地变化。 所谓“冲日”是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大行星和地球运行到与太阳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大行星和太阳之间,这相当于农历十五或十六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将土星类比成月球,那么在“冲日”当天在地球
9、上用望远镜看到的土星“星相”类似于满月。【答案】【答案】 C【预测演练 2】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解析】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如选项 A 所示。【答案】【答案】 A考点三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考点三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常见的太阳活动类型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其中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考点点拨1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直径约为 140 万千米, 表面温度约为 6000
10、 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 1500 万摄氏度,日地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其主要元素为氢。我们平时可见的是太阳的大气层。2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和太阳风。太阳黑子产生于光球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周期约为 11 年。耀斑和日珥发生于色球层,太阳风则发生于日冕层。3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和人类健康;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等。【精选考题 3】(2013浙江舟山)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其中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
1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点评】(1)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难度较小。(2)太阳活动是中考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常考点之一 ,应熟悉记忆。【解析】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答案】【答案】 太阳黑子太阳黑子【预测演练 3】目前,人类已能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 正确的是()A太阳表面温度很高B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C太阳体积比地球小D太阳是地球的一颗行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的基本情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 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 130 万倍,故选项 C、D 的说法不对。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耀斑等会影响气候、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影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