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之控制



《管理学之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之控制(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五篇 控制第第 15 15 章章 控制职能概述控制职能概述n控制:通过检查、监督、对所出现的偏差加以纠正,从而确保整个计划及组织目标的实现。n控制是计划、组织、领导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离开了适当的控制,计划、组织、领导都有可能流于形式。15.1 控制的概念n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使目标计划与环境变化相适应,需监控环境的变化发展;n组织活动的复杂性:为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要监控各部门及其各岗位的工作情况。n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为及时发现失误,明确问题之所在,必须进行监督检查。n管理者需建立控制系统,以便掌握各种变化情况,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15.1 控制产生的原因n科学的计划:科学的计划
2、:有效的控制建立在科学的计划基础之上;控制工作本身也需要有计划地进行。n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的组织机构:防止执行部门和管理部门由于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出现造假问题。n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信息反馈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控制指令的正确性和纠偏措施的准确性。15.1 控制的基本前提标准正被 Y达到吗? N差异可 Y接受? N标准可 Y接受?N修改标准目标标准衡量实际绩效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通过通过识别差异的原因纠正绩效15.2 控制过程流图n标准必须从计划中产生,计划必须先于控制。n标准的形式:目标、预算、程序、定额。n有标准比没有标准好,最好有明确量化的标准n标准必须准确、合
3、理。 15.2 控制过程:确定标准n确定偏差:确定偏差: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分析原因,作出评估;n收集信息:收集信息:信息反馈与报告系统;(要求:准确、及时、可靠、适用)n衡量方式:衡量方式:综合使用个人观察、统计报告、口头汇报、书面报告信息;n衡量内容:衡量内容:定量+定性=决定员工行为导向。15.2 控制过程:衡量绩效n纠偏:改进实际绩效改进工作方法、组织和领导工作、人事调整等。 途径:立即纠正+根本纠正。n修订标准:应特别小心。 条件:原有计划不合理或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15.2 控制过程:纠正偏差过过 程程输输 入入输输 出出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 预计问题 现场控制现场控
4、制问题发生时加以纠正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问题发生后加以纠正15.3 控制的类型1n前馈控制:前馈控制:预计可能的输出结果来预先调整输入量,既控制原因而非控制结果。是最好也是最难的控制方式。如:提前招聘员工、适时库存n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主要为基层管理人员采用。如领班监视服务人员的行为n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根据输出结果来调整输入,是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最终成果或中间成果(季度、月度检查),如顾客意见簿n间接控制: 控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n直接控制: 控制承担活动任务的人。15.3 控制的类型2n反映计划要求:控制的目的是实现计划;n组织适宜性:控制系统必须与组织结构相适应n控制关键点:重点控制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