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炒黄法

《第9章1炒黄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1炒黄法(4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中药炮制学第9章1第九章第九章 炒法炒法中药炮制学第9章2概概 述述 中药炮制学第9章32 分类分类z根据炒法的操作及加辅料与否分为清炒根据炒法的操作及加辅料与否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炒法。清炒法又根据加热程法和加辅料炒法。清炒法又根据加热程度不同而分为度不同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炒黄、炒焦、炒炭;加辅;加辅料炒法按所加辅料的不同分为料炒法按所加辅料的不同分为麸炒、米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等。等。 中药炮制学第9章4炒法的基本操作程序炒法的基本操作程序 z1. 预热预热。将锅烧热或烧烫后应用。将锅烧热或烧烫后应用。z2. 投药投药。药物大小分档,少
2、量分锅炒。加辅料。药物大小分档,少量分锅炒。加辅料者,需先处理辅料,再投入药物。者,需先处理辅料,再投入药物。z3. 翻炒翻炒。要快而勤,使药物均匀受热。要求亮。要快而勤,使药物均匀受热。要求亮锅底。锅底。z4. 出锅出锅。要迅速,避免药物过火,并摊开晾凉。要迅速,避免药物过火,并摊开晾凉。用辅料者应及时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用辅料者应及时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 预热预热投药投药翻炒翻炒出锅出锅中药炮制学第9章5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 z炒制容器即炒药锅在炒药前要预热,即炒制容器即炒药锅在炒药前要预热,即“热锅炒药热锅炒药”。z1.利于炒制温度的掌握,缩短炒制时间。利于炒制温
3、度的掌握,缩短炒制时间。z2.避免有些种子类药物炒成避免有些种子类药物炒成“僵子僵子”。如。如王不留行。王不留行。z3.避免有些药物炒制时避免有些药物炒制时“粘锅粘锅”,如蒲黄。,如蒲黄。中药炮制学第9章6火力与火候火力与火候z火力火力:是指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度的:是指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度的高低。高低。z炒黄多用文火(小火),炒焦用中火,炒黄多用文火(小火),炒焦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强火、大火)。炒炭多用武火(强火、大火)。z加辅料炒多用中火或武火。加辅料炒多用中火或武火。中药炮制学第9章7z火候火候:是指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大小的:是指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大小的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
4、受热过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受热过程中内外出现的变化特征的综合概括。程中内外出现的变化特征的综合概括。z从形、色、气味、质等方面观察判断。从形、色、气味、质等方面观察判断。炒制的时间控制与方法和药物性质有关。炒制的时间控制与方法和药物性质有关。相对而言,炒炭炒焦炒黄,砂炒相对而言,炒炭炒焦炒黄,砂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米炒土炒麸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米炒土炒麸炒。中药炮制学第9章8z形:指药物炒制时的形态变化。如发泡、形:指药物炒制时的形态变化。如发泡、鼓起、卷曲、爆花等。鼓起、卷曲、爆花等。z色:指药物炒制时的色泽变化。药物表色:指药物炒制时的色泽变化。药物表面、断面及内部的面、断面及内
5、部的颜色变化颜色变化z气味:指炒制药物时逸出的固有气味。气味:指炒制药物时逸出的固有气味。成分和辅料不同。成分和辅料不同。z质:指药物炒之后的质地变化。如酥脆、质:指药物炒之后的质地变化。如酥脆、松泡、轻泡、蜂窝状、易碎等松泡、轻泡、蜂窝状、易碎等中药炮制学第9章9影响药物炒制质量的因素影响药物炒制质量的因素中药炮制学第9章10第一节第一节 清炒法清炒法 中药炮制学第9章11清炒法的目的清炒法的目的中药炮制学第9章12中药炮制学第9章13一、炒黄及炒爆一、炒黄及炒爆 中药炮制学第9章142.适用药物适用药物z种子类药物种子类药物由于种皮坚硬,不利于煎煮,炒黄由于种皮坚硬,不利于煎煮,炒黄后角质
6、化或木栓化的外皮膨胀破裂,内部组织后角质化或木栓化的外皮膨胀破裂,内部组织疏松,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古有疏松,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古有“逢子必炒逢子必炒”之说。此外一些之说。此外一些果实类药物果实类药物如山楂、栀子等也如山楂、栀子等也用炒黄。特别一些用炒黄。特别一些含苷类药物含苷类药物如芥子、槐花、如芥子、槐花、苦杏仁用炒黄法,可以破坏分解酶,保存苷类苦杏仁用炒黄法,可以破坏分解酶,保存苷类成分,利于这些药物的贮存。成分,利于这些药物的贮存。中药炮制学第9章15种子类药物为什么多采用炒黄法种子类药物为什么多采用炒黄法炮制?炮制? 中药炮制学第9章163. 炮制工艺炮制工艺中药炮制学第9章17判断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