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会计课件第七章 财产清查

《山东建筑大学会计课件第七章 财产清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建筑大学会计课件第七章 财产清查(3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七章财产清查第七章财产清查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初步掌握财产清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重点:重点: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难点: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本章安排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一节第一节 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的意义和种类一、财产清查的意义一、财产清查的意义1、概念:、概念: 财产清查是根据有关账簿记录,通过对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以及对各种债权债务的查核,确定
2、其实存数,将一定时点的实存数与相应的账面结存数相核对,借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2、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某些项目实存数与账存数):(1)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上的差错;(2)在财产的保管过程中发生了自然损耗;(3)在财产收发过程中没有填制凭证就登记入账;(4)在凭证和账簿的记录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算上的错误;(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的失职造成的财产损坏、变质或短缺;(6)由于贪污、盗窃等造成的财产损失;(7)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8)结算过程中拒付等原因造成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结算款项上的不符。3 3、财产清查的作用、财
3、产清查的作用(1)促使账实相符,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和真实。促使账实相符,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和真实。通过财产清查,逐项账实核对后,查明是否相符,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账存调整,最终使账实相符,消除差异,为编制较客观、真实的财务报表作准备。 (2)保障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障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财产物资有无短缺、毁损、贪污盗窃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因管理人员失职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经济责任;对于贪污盗窃行为,应给予法律制裁;同时吸取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3)保障财产
4、物资的有效性。)保障财产物资的有效性。储备不足要补足;物资积压较大的要处理,减少资金的占用;已经损坏或变质的,要及时转销;通过对债权、债务的清查,可以及时发现不良资产并及时处理,促进企业合理使用资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4)可以促进企业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可以促进企业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遵守财经纪律。通过财产清查,企业可以对资金核算、财产核对、财产验收保管以及债权、债务、资本金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促使企业认真执行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一)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
5、,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一)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1. 全面清查:全面清查:是指对企业所有的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重点重点应包括以下各项:(1)各种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各种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流动资产;(3)各种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4)各种应收、应付、预付等各种往来款项;(5)接受或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保管的材料物资;(6)各种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有关所有者权益项目。全面清查的适用情况:(1)年终决算之前;(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3)在清产核资或开展资产评估时; (4)企业宣告破产,进行破产清算时。2
6、.局部清查局部清查局部清查是指根据管理的需要或依据有关规定,对部分资产、债权和债务进行盘点和核对。一般情况下, 局部清查是针对流动性较大的资产和一些贵重物资进行清查的。例如:现金现金要日清月结,银行存款银行存款要至少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各种往来款项各种往来款项应经常与对方核对清查并及时清理,列入存货存货的财产物资,年度内至少要重点抽查或轮流盘点一次。(二)(二)按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不定期清查按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不定期清查1.定期清查定期清查是指按预先计划确定的时间对财产物资及债权、债务所进行的清查。这种清查一般在年末、季末、月末结账时进行。年末清查一般是全面清查,季末、月末清查一般
7、是局部性清查,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据以调整错误,核实损益,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 2.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并不规定清查的时间,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不定期清查的适用情况:(1)更换财产物资或现金的保管人时; (2)财产物资发生意外损失时;(3)配合上级或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对本单位会计或业务进行审查时; 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三)按照清查的执行系统可分为内部清查(三)按照清查的执行系统可分为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和外部清查1. 内部清查内部清查是由本单位内部自行组织清查工作小组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工作。2. 外部清查外部清
8、查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司法部门、注册会计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情况需要对本单位所进行的财产清查。第二节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一一) 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结账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本月的减少数,并据以登记入账的一种盘存制度。财产物资本期减少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财产物资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数本期增加数期末结存数采用“实地盘存制”,必须对期末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清查盘点。 (二二) 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必须
9、根据有关会计凭证连续地记入有关账簿,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一种盘存制度。优点在于核算手续严密,能及时反映各项财产物资增减变动以及结存情况,便于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其不足之处则是会计日常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 二、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二、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一)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必须成立清查小组,负责清查的组织、管理和具体操作。清查小组主要负责宣传清查工作的意义,制定清查工作计划和工作步骤,确定清查时间、范围及对象,落实清查人员的职责分工,协调各部门关系,提出清查结果的处理意见等。(二)做好业务准备工作(二)做好业务准备工作1.账簿准备账簿准备。清查之前,会计部门应将有关账目登记齐
10、全,核对清楚,结出余额。做到账簿记录完整,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计算正确,为财产清查提供正确可靠的依据。2.实物准备实物准备。清查之前,财产物资保管人员应将截止至清查日止的所有经济业务办理好入账手续,并对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资整理清楚,挂上标签,标明品种、规格和结存数量,以便盘点查对。3.工具准备工具准备。清查之前,准备好各种必要的计量器具和清查登记用表格。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三、财产清查的方法对各种不同的财产物资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清查。(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1.库存现金的清查:清查库存现金,是通过实地盘点的方式进行的。 现金盘点报告单 单位名称 : 年 月 日实存金额账存金额对比结果备注盘盈
11、盘亏2.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在同开户银行核对账目之前,应先检查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然后与开户银行的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增减额及结存余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应该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如果通过核对,双方账目不一致,其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例7-1】东方公司2006年6月30日,银行存款余额为100 000元,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105 000元,经核对,发现如下未达账项:(1)28日,送存银行支票5 000元,银行未入账;(2)29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8 000元,银行未入账;(3)2